16名浙大学子在嘉兴开展“领袖培训计划”
吃住不包 100元在嘉兴生活10天
徐瑞国 邹景初 文/摄
100元钱,一个陌生的城市,10天里要解决衣食住行,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更何况,他们不是一批普通的学生,他们来自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领袖培训计划学员。
“这是浙大的精华,学生成绩优异,智商很高,但是生存能力有待考量,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挫折来之不易……”辅导老师吕成祯期待自己的学生能坚持到底。
2013年7月,来自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16名学生,来到一个他们从来没有到过的城市——嘉兴,开始了对他们来说无法预料的生存考验。在这里没有父母,没有熟人,什么也没有,只有兜里的100块钱。
10天,在他们眼里第一次变得漫长,在这些日子里多少辛劳委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100元,能做什么?睡觉吃饭只够一天活,不去工作肯定坚持不到第二天。”实践小队队长朱致焕介绍,“没有了足够的钱,只够吃泡面,晚上只能睡马路了,挑战学生不得不快些找到工作。”
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大一新生,他们被分成3组。“学校为了安全起见,还有10名学生组成工作组,在背后保障学生安全。”凭借着工作组带来的一点点安全感,大学生们走上了寻找工作的征程。
最先找到工作的是队伍里一个小女孩赵睿。她在建国南路的小商品市场找到了一家馄饨店,每天50元,包吃不包住。“需要一起结账,我只能先向队友借一部分付房费了。”赵睿说,三天后,老板才同意一日一结账。“很多队员忙碌一天仍是一无所获。看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落寞地走回旅馆,内心十分不忍。但想到越是这种令人绝望的时刻越能磨砺队员们的意志,我们坚持不改变制定好的规则。”工作人员林圣一路负责这些学员的安全,体味良多。
很快,16人个同学陆续找到了工作,赖玉莹是在酒店电脑上找到的家教工作,每天150元,教初中生数学和科学。
徐子诚和他的组员,最后找到了一份发传单的工作,他们分成两组,在以中环南路中环广场东区为中心,在中环南路——华庭街区域内做着发传单的工作。“工作很辛苦没有午饭,水都没有提供,最后都要流泪了。”虽然有哭啼但最终4名同学还是坚持下来了……
这16大学生在嘉兴的十天里, 有做家教的,有卖粽子的,有在馄饨店打杂的,还有发传单的。虽然,这些工作都是体力活。但就是这些体力活,让学生们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付出与回报的乐趣。
辅导老师吕成祯介绍,这次活动比预想的要成功,虽然一开始组员们看上去都很可怜,但通过努力,生存压力变得越来越小。同时,吕成祯认为,城市生存的意义并不单单是让大学生来吃苦的,他们还是希望大学生们能通过城市生存看到社会的需要和他们的位置。
据悉,生存挑战结束后,部分学生去了香港参加交流活动,剩下的学生,决定以一个观光者的视角重游禾城,旅游开销就是他们多日赚来的辛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