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儿童文学圈内受人尊敬的老人
八十岁,他仍然童心未泯
沈虎根:顽童伯伯
沈虎根的家在杭州武林路上的昌化新村,因为是老小区,怕记者找不到,沈虎根在电话里说,他下来接。
挂机才两分钟,一位个子不高的老人,从小区门口冲出来,健步如飞,把记者给错过了。于是,记者只得一路小跑,把他喊住。
这位,就是沈虎根,浙江省儿童文学界无人不晓的“沈伯伯”。今年,他就将年满80周岁了。
走进“沈伯伯”的家,记者发现,自己被书包围了。
50多年里,沈虎根积累了近万册书,为此,他还特制了藏书目录,整整六本,全部手写,哪本书放在哪个位置,都是固定的,和浙图、杭图一样。
“是书籍救了我的命。”在沈虎根用标准的“杭普话”徐徐展开回忆的画卷。
在苦难的童年,沈虎根为了读书,想尽了一切办法。非常幸运,当学徒的他,遇到了一位喜爱藏书的老板,藏的又都是中外近现代文学经典。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店员时,他又把微薄收入的大部分花在了旧书摊里。
废寝忘食的阅读——就像茅盾亲口对他所说的,“熟读小说一百篇,不会写小说也会写”——使他无师自通,下笔便成章,写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幽默风趣、笑中带泪。在金近、任大霖等儿童文学界前辈的指引下,他步入了儿童文学的世界。
在浙江省作家圈中,沈虎根人脉很广,这与他常年在文化部门工作有关——他当过浙江日报副刊的编辑,当过《东海》杂志的主编,当过省作协分管儿童文学的副主席,当过浙江省出版总社副社长兼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同时兼任社办期刊《幼儿智力世界》与《幼儿故事大王》的主编……
他与倪树根——浙江儿童文学圈中的两位“伯伯”——“利用职务之便”,忙前忙后,协调组织,付出了巨大心血,终于在1980年,办起了儿童文学创作年会。
当年在会上,新人们可以接受名家面对面的讲课指导,更能与出版社、杂志的资深编辑们见面,为三方搭建了一座宽阔的“鹊桥”,圈内将其叫做“作品广交会”。而为了获得固定的经费,每年稳定地办下去,不至于昙花一现,沈虎根一次次向上级打报告、提申请。
“作品广交会”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而浙江的儿童文学创作水平,也稳居全国前列。
在他家的客厅里,记者注意到了挂在沙发后面墙上的一幅大号世界地图。
“我小外孙从四五岁开始就是读地图的积极分子,只要国内外发生了大事情,就站到小凳上去寻找事发地。”沈虎根乐了。他与小外孙凑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还不时展开激烈的辩论赛。
这位“沈伯伯”,一颗童心,从未泯灭。
本报记者 屠晨昕
人物名片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家。原名季夫根,1933年出生于杭州市杭县(今余杭)。出身于贫苦农家,依靠自学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5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先后出版过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多种,主要有:《枣树院的人们》 (1957年)、《没有太阳的日子》(1958年)、《金枝玉叶》 (1963年)、《我这一家人》(1983年)等。其中短篇小说《小师弟》在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二等奖;《我和甸甸》获浙江省1983年至1984年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