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z0006版:嘉兴生活

新仓名士:教育大家顾广誉

  顾广誉(1799~1866),字维康、豫康,号访溪、慎子,室名悔过斋,清代学者、教育家。清咸丰优贡生。年少时就有志于研学,一言一行从不马虎。绝意仕进,咸丰元年(1851)被荐举为孝廉方正,但托病辞谢不赴。专心尽力于古文,自汉唐以来直至元明的诸儒疏义,博观约取,反己自得,仰慕同乡人张履祥、陆陇其的为人,通读此两人的书籍,刻意厉行。曾集中精力研究“毛诗”,用力至勤,著成《学诗详说》30卷。

  顾广誉家境贫困,授徒自给四十余年。同乡好友方坰在省邸去世,他奔护其丧,又募集资金为其刻印遗作。其出丧父母,尽哀尽礼,一遵古制。顾氏潜心《礼》学,有感于当时乡间丧葬祭祀之礼渐废,而婚嫁奢侈过度,撰写《四礼榷疑》8卷。此八卷为其研究中国古代冠、婚、丧、祭四礼之作。

  顾广誉在中举前曾在盛泽授徒,初馆郑氏,后授馆并寄寓在王致望“话雨楼”。那时他已经成为极负盛名的学者、程朱理学家。

  在清庭平定太平天国后,顾广誉晚年受李鸿章之聘,担任上海龙门书院第一任山长(院长),声望达于极致。上海龙门书院在新式书院盛行的晚清时代是最著名的一所书院,以其严格的教学和极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青睐,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这要归功于龙门书院的前三任山长(院长)顾广誉、万斛泉、刘熙载。经过三任山长的勤谨办学,已经形成了龙门书院的学术理念,孕育出了书院的精神和特性。

  第一任山长顾广誉主讲上海龙门书院,经书湛深,尤精诗札,教导学生“以正心术为先”,认为“教术不可不慎,若师道不严,他日登之仕籍必无可观”。顾广誉亲临课堂讲学,“手披口讲,不敢自遐逸”。直到临终时,仍把学生招至榻前,谆谆教诲,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顾广誉卒于龙门书院,享年68岁,入祀乡贤祠。纂《昭忠录》,著有《正诂》5卷、《诂经精舍文续集》8卷、《札记》1卷、《江氏乡党图考补正》4卷、《龙门书院课程》、《平湖顾氏遗书》、《悔过斋文稿》(合文集、续集、补遗、外集)17卷。 邓中肯/文


钱江晚报 嘉兴生活 z0006 新仓名士:教育大家顾广誉 2013-09-06 钱江晚报2013-09-0600010 2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