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5版:建德生活

文章导航

开学故事一箩筐

  张苗雨

  进入9月份,“散养”着的学生也将陆续返回学校,开始新学期的学习。每年的开学季是忙碌而快乐的,每个人的新学期都有别样的故事。

学生丢三落四,忙坏家长

  李莉是位小学老师,在她从教的8年里,没有一次新学期的第一天学生不出“状况”的。

  9月2日上午,李老师就不停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让她帮忙转告自己的孩子,他们的文具盒、课本、暑假作业等等都已经送到了传达室。原来,因为忙着上学,不少“马大哈”学生将生活和学习用品忘在家里,为把这些东西及早送给孩子,不少学生家长宁可自己上班迟到,也要专门跑到学校。

  李老师算了一下,整个上午就已经有13个家长跑来学校给孩子送东西了。“我开始还想告诉这些家长,没有必要专门跑来一趟,下午或者第二天再带过来也行。后来觉得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教育机会。”于是李老师就趁机教育“丢三落四”的学生,虽然把东西落在家里并不是大错特错,但是如果因此耽误了爸妈的工作,就不合适了。“孩子小,但是他们也能明白道理。”李老师说。

姓名“高冷”,学生、老师写不出

  陈老师今年教一年级,她遇到的状况更让人哭笑不得:学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老师也不会写。

  陈老师说,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彰显孩子的个性,就把名字起得特别“高贵又冷艳”,她这两天因为名字的事情彻底头大了。

  “班里有个小男生叫芮翊轩,我让他在作业本上写名字的时候,‘翊’怎么写他不记得了,就来问我。我当时手里没带花名册,就写出好几个同音字问他是哪一个,结果都不是。”陈老师说她当时就傻眼了,幸好带着手机,查了一下才写出来,“幸好这个还不算生僻字,否则手机也查不到就糗大了。”

  这些“高冷”的姓名虽然有时候给陈老师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在她看来,在这些名字里面品味一下父母的关爱和期待,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拉着家长,哭闹着要回家

  对幼儿园的苏老师来说,迎接小班新生的第一天绝对是一种“修行”。小朋友拉着家长不让走、哭闹好久哄不好,这些都让苏老师觉得“累并快乐着”。

  “小朋友们一个个哭得梨花带雨的,我把父母们劝走的时候都于心不忍。”苏老师说。有的小朋友一颗糖就“收买”了,有的小朋友能哭一上午。苏老师看来,有意思的是,明明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哄不好的、吵着要回家的,偏偏男生居多。

  “有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妈妈要走的时候,他怎么也不放手,力气又大,我找来隔壁班的一个老师一起才把他从妈妈手里‘抢’过来。”苏老师抱着小男生,赶忙让他妈妈离开了,“小胖墩看妈妈不回来了,过了一会儿也就不哭了,进班不到半个小时,就和其他小朋友打得火热了。”

新同学未谋面,网上“提前搭讪”

  李晨阳今年刚刚考上大学,虽然他还没有踏入大学校园,但是已经把宿舍情况、食堂情况、室友情况甚至班里其他同学的名字都能说很多。李晨阳之所以能够提前熟悉大学生活,是因为他已经在网上跟同班同学、高年级学长交流了快半个月了。

  “现在网络很方便,我在一个实名网站注册账号的时候,网站向我推荐了很多同班同学和学姐、学长,我们在网上聊得特别欢乐。”李晨阳说。

  之前上学的地方都离家很近,第一次要到千里之外生活,李晨阳心里很不踏实,而在网上提前的交流,也减少了他即将独自求学的焦虑。“提前先熟悉一下以后要生活的地方,也熟悉一下要在一起生活的同学,到了学校,第一次见面的尴尬肯定会少很多。”李晨阳对自己即将大学生活非常期待,“我们寝室的四个人已经说好了,从各自家里带点特产,大学第一天晚上,我们要‘不醉不归’。”

孩子谁来接?家长也开学

  郑先生的儿子刚上小学,他们夫妻两个已经为开学的时候谁去接送孩子讨论一个星期了。

  郑先生是公务员,妻子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儿子上下学的时间跟他们俩上下班的时间不重合,这让他们特别苦恼。“我们一般是早上9点上班,而孩子8点就要到校,我下午6点下班,我妻子有时候要加班,孩子5点多就放学了,时间真是赶不到一起去。”郑先生说。

  经过讨论,郑先生夫妇决定接送儿子实行“隔天制”:每人轮一天,早起送儿子,下午抽空把儿子接到单位或者送回家。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5 开学故事一箩筐 2013-09-06 钱江晚报2013-09-0600007;钱江晚报2013-09-0600009;钱江晚报2013-09-0600010;钱江晚报2013-09-0600013;钱江晚报2013-09-0600016;钱江晚报2013-09-0600020 2 2013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