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3版:人文·文娱

何水法扇面作品展开幕

扇里观花,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本报讯 初秋的孤山脚下,柿子树上果实渐黄。23日,“扇里观花风雅玉楼——何水法扇面作品展”在杭州楼外楼文澜书画社开幕。

  “九溪兰幽”、“柳浪凝雪”、“满陇桂芳”、“花港春醉”……26件扇面作品上,多是西湖风光。每一页扇面上,都有一种花草:“映日”中的荷、“灵峰梅韵”中的梅、“自看疏密种秋烟”里的竹……

  最引人驻足的,莫过于入口处的《玉楼春色》与《醉玉楼》,牡丹如饮了美酒,带着几番醉意,羞答答地安然于扇面,叫人多出几分怜爱。这是何水法拿手的“没骨牡丹”,有着“冰糖栗子羹甜而不腻”的美誉。

  何水法画扇面,并不多见,这次选在秋分时节举办扇面展,取的也正是此时节暖意未尽、将凉未凉的雅意。

  古时女子以纨扇遮面,扇外眼波流转,扇内风情万种。而文人士子则手执折扇谈古论今,多少传世经典就诞生于折扇的一开一合之中。于扇面之上题书作画,则至少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发展为一门独立的书画艺术形式,宋代则缔造了扇面绘画的第一个高峰——流传至今的百幅宋人小品中仅纨扇扇面即有六十幅,且题材丰富,刻画细腻,意趣盎然,皆可纳入传世精品之列。

  既然宋代扇面为人称道,那南宋古都杭州就绕不过去。1963年,年仅15岁的何水法在杭州古籍书店购买了三十张两宋院体画页,其中不少作于纨扇之上,他朝夕临习,得其三昧,这正是他日后成为花鸟画家的重要营养。

  时隔50年后,作为当代花鸟画坛领军人物之一,何水法带着自己的创新笔墨回到扇面,呈现出他对传统的突破,是他调和传统精神与现代构成法则关系的集中体现。

  本次展览由楼外楼和江南艺术名楼“抱华楼”联合主办,至10月7日闭幕。你可以去现场欣赏,也可以关注本报微信艺术平台“ART一点”的今日推送。

  本报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d0003 扇里观花,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2013-09-25 3197955 2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