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4版:时尚·亲子

慢养育的力量

给成长
来点仪式感

  就在闺蜜为孩子到处打听托班的时候,2岁孩子妈的Milk假期在家里布置了一个读书角。“有限的空间里我增加了一个书橱,晚饭后我们可以做在边上一起看书,强调的是仪式感。”Milk说,把读书、散步、爬山等仪式化,当一个家庭活动定期化后,它会成为孩子和大人记忆中的珍宝。

  现在我们的家长有成千上万种的教育方式可供选择,仪式感常常跟女人以及享受生活联系在一起,跟孩子跟早教又有什么关系?

  让家成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现在的孩子也有压力,需要化解,除了读书,家长可以使形式多样化,只要有仪式感就好。”晚饭毕,洗手,拿一本最爱的书,坐下,亲子阅读后,整齐地放好。Milk说,自己希望安静地鼓励并帮助小朋友进入一本书,就好像牵着小朋友的手,进入一片花园。“拿起书读下去,对读到的文字,要怀一丝敬意,一份想要接纳的谦逊,所以仪式感特别重要。”Milk强调说,书柜里整整齐齐,没有多余的纸张杂物,这些都体现了爱阅读的生活美感。

  许多妈妈习惯于“度娘”育儿,遇到各种问题都急急急地求助网络,其实会发现很难跟上所有专家的脚步。你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Milk说,自己不考虑送孩子去社会机构参与嘈杂的早教,“我觉得,仪式感蕴含一种力量,能让每一个人能心平气和并获得慎重的庄严感以及安慰,轻松地将家布置成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慢养育的力量

  争分夺秒的清晨,即使事情再忙乱,也不忘抱抱孩子,用平和的语调说“再见”,讲明离开的理由;下班回来,哪怕真的很想立刻倒在沙发上,也要打起精神,一边喊着孩子名字一边进门,捏捏孩子的脸蛋,抱抱他,绝不想给他留下一个疲惫、冷漠的印象。“通过每天的小小仪式感,孩子容易用更积极、轻松的态度去对待你上班这件事,以及生活。”

  白领小P也有类似理念,她告诉记者,仪式感的力量,在于“塑造”,而不是“灌输”。通过这些日常固定的小举动,孩子渐渐形成对生活的理解。“为什么我不送孩子去早教,因为我认为过于强调证明效果的方式,是短期的。为什么有的孩子小学成绩并非绝对拔尖,但将来依然有大的发展,就是因为孩子自己有一套对生活品味的理解。”

  在小P看来,仪式感是时下流行的慢养育理念的具体表现之一。比如周末全家出去吃顿好吃的,精致的食物和餐具就会带来“仪式感”,让小朋友在饭桌上举止优雅;大人做错或误解孩子时,能够勇于承担,郑重地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承认自己的错;和孩子分享你的喜好,让孩子理解人们各有所好。

  再比如,每晚的亲子游戏、小假期的家庭旅行、周末跟孩子一起干家务、到菜场超市体会柴米油盐、定期参加公益活动……平常的小事带点“仪式感”去做,似乎便变得精致了,而这些“仪式感”能给所有参与者都来愉悦,对抗生活的消极情绪,诸如散乱、无序、慵懒、沮丧……在小P看来,仪式感随手可得,贵在坚持。


钱江晚报 时尚·亲子 b0014 给成长
来点仪式感
2013-10-18 3212840 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