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1版:人文

文章导航

他欣赏儒家,为儒学进行了哲学定位
他兼修黄老,治学讲究“有为有守”

吴光:会众合一

  在采访吴光之前,记者注意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既有道家的《黄老之学通论》、《中华道学与道教》,又有儒家的《儒学百问录》。

  这让记者有些疑惑:儒家主张的“积极有为”,与道家主张的“自然无为”,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吴光究竟算是道学研究专家,还是儒学研究专家呢?

  见面时,我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吴光笑了起来说:“当年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演的时候,他们的中文系主任也提了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亦儒亦道’。”

  眼前的老人慈眉善目,温和敦厚,一副乐呵呵的好脾气模样。作为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的第一任所长,吴光在学术界的人脉很广,他不仅是一名学者,也是一个学术活动的策划者。

  他带记者参观他的书房,小小的9个平方米,被书填得满满当当。

  “我很喜欢看书。我这一生的研究起点,应该是源于初中时候读的一本书。”吴光说,“这本书还有个故事。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个章太炎的学生,他家里有很多藏书。我那时候老喜欢往他家跑,去看书。他家里人就送了一本王充(东汉哲学家)的《论衡》给我。我看了之后,十分佩服。后来读研究生时,我就写了论王充的思想性质和宗旨的文章,那可以算是我的第一批研究成果。”

  吴光的研究是倒溯而上的。

  他从王充上推至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儒学家)、《淮南子》,再推至道家黄老学、先秦诸子百家。在研究生期间,他又通读了《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前四史”与《古史辨》。这些积累,都为他后来从事国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儒家和道家都有我很欣赏的地方。”吴光说,“黄老道家讲究的‘积极无为’和‘兼取众家之长’的思想,让我非常欣赏。而儒家学说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包含的道德人文精神,也非常吸引我。后来我就提出了儒学是东方道德人文主义的哲学定位。这个提法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那是1988年,我当时在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做专任研究员。”

  在老人家的客厅里,悬挂着饶宗颐先生为他题的“似兰之馨”四个字,在他书房里,悬挂着日本友人冈田武彦(儒学家)先生题写的“崇物铭”。

  吴光说自己非常喜欢兰花的君子品格:“兰花的特性是‘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你有意去闻是闻不到气味的,但不经意间却能闻到阵阵幽香。做学问也是这样,我的治学经验有三句话‘尽心尽力,有为有守,成功不必在我’。” 本报记者 陈淡宁


钱江晚报 人文 c0001 吴光:会众合一 2013-10-18 钱江晚报2013-10-1800008 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