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1版:人文

文章导航

他释出岣嵝碑上的77字,解决了几百年以来的学术悬案
他沉潜专注于古文字研究,从中品味出无穷乐趣

曹锦炎:辨古识今

  1991年12月,时年92岁的沙孟海在杭州西溪的寓斋,为一本名为《古玺通论》的书写下序言。结尾处,他这样写道:

  “浙江为新派古文字学发祥地,早期首出是瑞安孙氏、上虞罗氏、海宁王氏,近年有唐君兰、陈君梦家,接踵不绝。我于锦炎兄,正以罗、王、唐、陈期之。”

  这是沙孟海先生存世的最后一篇学术文章,文中提到的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陈梦家、唐兰,都是晚清至民国时期浙江古文字学研究的大家,而他寄予期望的继承者“锦炎兄”,名叫曹锦炎,当年41岁,是一位年轻的古文字学家。

  日前,记者到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拜访曹锦炎时,他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张宗祥的手抄本《全宋诗话》,共100卷。

  握着一杆红笔,他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标点间,校勘、标注。

  从20多岁一头扎进古文字的迷宫开始,曹锦炎一直在做慢功与细活。他师从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战国文字、吴越文字方面,颇有研究。在甲骨学界,他以考证出甲骨文中“伏”是北方风名、“食日”是时间名词而知名。

  最绝的,还属他对鸟虫书的研究,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难识别的文字,尤其是宋代发现的岣嵝碑,因其文字如鸟似虫,被认为是一部“天书”。明学者杨慎将其考证为“大禹治水石碑”,而曹锦炎潜心研究,释出全碑77字,提出岣嵝碑是越王朱勾为太子时所刻。沙孟海认为曹锦炎的研究,“解决了几百年的悬案”。

  “一旦钻进去了,就不感觉难了,我看甲骨文就等于看现代汉字,没有任何区别。”曹老师说。

  轻松的话语背后,是一颗沉潜、专注的心。

  1984年起,他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1997年,他给饶宗颐当助手,做甲骨文电子资料库的科研项目,后来,又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当了9年所长。

  由于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临摹拓片、学术研究,全是他在业余时间完成的。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都会保持3到4个小时看书、做研究,雷打不动,“年轻时条件艰苦,也坚持学习,现在条件好了,还不努力,太对不起自己了。”

  傅斯年(历史学家、五四学生运动领袖之一)认为认识一个古文字,就像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星星一样,意义重大。曹锦炎对此深有同感:“研究出一个新字,我就特别快乐。”  本报记者 马黎 实习生 张柳静

  人物名片

  曹锦炎:1950年生,浙江省湖州市人。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古文字研究,商周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出版专著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著作有《古玺通论》、《鸟虫书通考》、《吴越历史与考古论丛》等。专著《甲骨文校释总集》于2009年获第五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钱江晚报 人文 c0001 曹锦炎:辨古识今 2013-11-08 钱江晚报2013-11-0800008;钱江晚报2013-11-0800009;钱江晚报2013-11-0800010 2 2013年1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