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峰昨天推出个展,美院老同学现场感叹——
他真能把心静下来
本报记者 陈淡宁
“古意新仪——古仪绘画作品展”、“通变无方——李桐人物画作品展”之后,昨天,钱江晚报、信雅达文化艺术推出新作:“轻烟引素——茹峰水墨山水画展”,在杭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滨江区江虹路1750号润和信雅达国际二层)开幕。展出的80余幅作品,展览将持续到12月18日。
昨天现场举行了一场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毛建波主持,美院的管怀宾教授、黄骏教授、张捷教授等都到场。或许因为茹峰毕业于美院,这些教授几乎都曾与他同窗,这让现场更像是一场同学会。
毛建波说:“本来以为闭着眼睛就知道他画什么,但进了展厅,突然感到眼前一亮。”
黄骏说:“看了他的画,觉得他真能把心静下来。”
管怀宾说:“真的是心静才能画出这样的东西。”
“江南水乡”
边当编辑边画画
走进展厅,记者先拿到了一本展览的画册。
素白的封面没有任何缀饰,内页古意盎然的作品旁,偶有“茶”、“琴”一类的小物写真,淡淡地浮在一边。让人浮想联翩。
这本画册的设计与排版,都是出自茹峰自己之手。
“嗯,印得不错,不火气。”茹峰对记者说,“现在印画册最怕的就是火气。嗯,倒是跨页不好做。这种装订不太适合做跨页。像这样的,旁边放一个大的局部应该会挺好看。也是老套的设计啦,毕竟离开编辑社已经十几年啦。”
他确是功力深厚的老编辑。1990年,他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毕业,分配到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主要工作就是编辑出版一些艺术相关的书籍。1997年,他当上了第一编辑部主任。5年时间,他主编了二三十套书,“当时古吴轩喜欢做老先生的画册。但我觉得需要介入当下,所以就编了许多现当代的艺术丛书。其中有一套叫《当代艺术新主张》,当时美院国画系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但显然编辑不是茹峰的梦想,他说,“我对画画有一种情节。所以在上班8小时之外,全部都在画画。美院毕业的嘛,还能干什么?我的‘江南水乡’系列就是在那时候画的。”
重彩山水“江南水乡”系列是茹峰的成名作,“今天还有很多人跟我说,你的‘江南水乡’还是很多人认的。”
2003年,茹峰重回美院,在刚考上博士的时候写了一篇叫“回归水墨“的文章,宣告自己要回归水墨。
“秋山问道”
冲击水乡小情调
“我觉得杭州和苏州很不一样。杭州的绘画氛围更热烈,会让我有一种创作的欲望。”茹峰清楚地记得自己在杭州的求学经历,“当时童中焘老师、卓鹤君老师带我们比较多,一个班的才四个学生,我,林海钟,童节,隋红军。”
“当时,大家都去搞现代艺术。”茹峰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我觉得,艺术这么搞,会不会太简单了?我有个同学拿了个白灰桶,半夜里偷偷在苏州的一条街上的所有树上都画了一个箭头,然后这件作品就完成了。这个艺术是不是太简单了?”
在茹峰的概念中,艺术是需要功底和技术支撑的,“现在想来,真的非常感谢那些老师,能够抓着我们坐在那里临摹。当年临一张《溪山行旅图》,一共8周课,我花了6周的时间去临这张画,临完之后再出去写生,突然就发现那支毛笔在我手上,非常稳定。就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临这张画对我的帮助实在太大了。我现在当老师,就经常跟学生说,把这张图临一遍,不是局部,而是整张。因为临过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线条能吃进纸里,毛笔能立得起来。”
为了能够彻底斩断与“江南水乡”的关联,回到杭州后的茹峰,开始考虑用宋元山水的那种大气,去冲击水乡的小情调,并最终将那些东西破坏、解构。
2011年,他的个展“秋山问道”就展出了一系列充满宋元山水气象的作品。全景构图的大丘大壑,极富视觉冲击。
“轻烟引素”
重读传统绘画
都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映照在茹峰身上,是妥帖的。而立之年的“江南水乡”令他名利双收,不惑之年的“秋山问道”让他勇攀宋元山水的高峰。
知天命之年,他用这一场“轻烟引素”宣告了他内心的平静与坦然。
选择明清文人画的图式,是最好的证明,“我毕竟是在苏州长大的,苏州文化的巅峰也就是明清时期。从‘吴门四家’到‘四王’,都是苏州这一片的。宋元山水,特别是宋代山水,大多出在北方。范宽、李唐都是北方人。我不是那里的人,从心境上讲本来就有差异。我不是在那种高山下长大的,我看到的山是丘陵。从文化和体验的角度来说,跟我更融洽的必然还是明清山水。”茹峰说。
如果说茹峰的“秋山问道”是“大刀阔斧”的解构,那么,“轻烟引素”则是缓和的“潜移默化”。在他的案头枕边,放着《画禅室随笔》与《世说新语》,还有一些明清的小画谱。或是睡前翻上两页,或在落款时抄上两段,“自然而然就把自己带入到明清的状态。”
“这次的这些画都有文本出处,但我也都做了改动。重读,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一种方式。这种解读很快乐,我也希望能让大家体会到一种宁静怀旧的气息。可以读出一些怀古的情怀。”茹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