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1版:人文

因为有文脉,所以可延续

  本报讯 金普森、陆坚、王明达、林正秋、骆寒超、吕洪年、丁云川等几位“文脉老人”,昨天来到展览现场,他们中许多人是多年的老友,一见面,就热烈地聊了起来:“我们真的很多年没见了,要不是这次你们钱江晚报开的这个‘文脉’专栏,我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碰到一起。”

  “文脉”,真的是个好名字,老人们说。

  “在以前,‘浙江潮’可是引领全国文化的。”林正秋说。作为研究中国生活俗史和浙江地方史的专家,他对浙江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名人有着深厚的情感,“三年前,我填过一张‘浙江文化名人’的表格,我很认真地思考,然后填写完成。可之后就没信了。我以为这个事情就这么没了,想不到三年之后,竟然办起了‘文脉’的这个展览。这真的是个意外之喜。”

  让文化延续,这是“文脉”的初衷,也是这些为浙江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老先生们,愿意拿出各自珍贵的手稿、照片和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的理由。

  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吕洪年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片天。我们手里都有很多很珍贵的资料。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把手上保存的这些资料都捐献出来,让它们得到更好地保存。”

  昨天还来了特殊的一家人——第一位登上本报“文脉”专栏的“七月派诗人”冀汸的儿子、媳妇、孙子和女儿。

  冀老的孙子、90后作家冬筱,站在人群中特别引人注目。“爷爷是文脉采访的第一位老人。我看到今天展览里放的视频,是去年春天,你们采访他的时候。当时他身体状况还不错。”冬筱说,本想今天把展览的内容拍成照片,拿回去给爷爷看的。遗憾的是,12月17日,冀老去世。

  我们在展厅里冀老的老花镜、笔记本电脑边,特意放了本冬筱的长篇小说《流放七月》。书是今年7月出版的,写的就是“七月诗派”的故事。这让他扎扎实实地继承了“文脉”。

  让冬筱现场眼眶湿润的,是冀汸的笔记本电脑。“我能浮现出,爷爷在那个电脑上写作的画面。”

  面对跟自己爷爷同辈的“文脉”老人,冬筱感佩于他们花毕生精力投入在文化艺术创作中的劲儿。“他们有很多东西是一直都可以流传下去,值得后辈学习的。”

  本报记者 陈淡宁 王湛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因为有文脉,所以可延续 2013-12-31 钱江晚报2013-12-3100010 2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