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1版:建德生活

建德:“五水共治” 治污先行

三年50亿 还百姓绿水清溪

  应梦涛

  水一直是建德的重要发展战略性资源,无论是碧波荡漾的新安江还是烟波浩渺的兰江,或是乡间小镇的潺潺涓流,都是建德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一些河流的水源污染开始显现。对建德来说,治理污水不仅仅是“五水共治”的一部分,更是“五水共治”的头等大事。

  2014年1月25日,“五水共治”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决心举全市之力,上下齐心协力,以治水为突破口,三年投入50亿元,治理黑河臭河垃圾河,还建德百姓绿水清溪,全面推进美丽江城的建设。

  工业污染

  农村环保意识淡薄

  工业一直以来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我市的工业又以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碳酸钙等工业产业为主体。这类企业大多属于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典型,其对于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的破坏性不言而喻。同时,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许多农业生产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都直接排入村镇的小溪小河当中,更加剧了水环境污染。近日,笔者亲身走访了我市一些乡镇、工业园区的河道溪流,程度不一的水污染现状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治理污水,已成燃眉之急。

  例如,梅城龙溪村的这方河塘,水源主要来自龙溪村后山上的水库,农用后直接排放到这里。河塘旁建设着村里唯一的公用垃圾站,许多村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倾倒进河塘。而河塘中的水最后汇入梅城镇的饮用水源地——兰江。

  寿昌江流域是我市碳酸钙企业的主要聚集地,许多小型的碳酸钙企业未经允许私开排污口,直接将未达标的工业废水排入寿昌江,造成寿昌江水质的逐年下降,虽然政府部门加紧了查处力度,但是这一现象仍然存在,而寿昌江顺流而下,直接汇入新安江。

  五水共治

  市民筹资5000万元

  自我市贯彻“五水共治”决策以来,不仅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广大市民更是为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拍手叫好。 个人、企业、政府部门纷纷身体力行,积极投入到治理污水的行动中去。截止目前,我市已募集“五水共治”专项资金近5000万元。

  梅城镇、更楼街道、莲花镇等多个乡镇都掀起了全民治水热潮。大家纷纷出谋划策、身体力行,要将受到污染的水资源恢复原貌。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1 三年50亿 还百姓绿水清溪 2014-02-21 3368685 2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