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x0008版:萧山生活

变电运行岗位上的“孺子牛”

——记舟山供电公司变电站长陈泽云

  从坚守外岛变电站,到成为舟山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站长;从打造工区唯一的一个准军事化试点班组,到今年率先开展运维一体化试点工作;从学习、运用智能化变电站新技术,到发现整改重大缺陷并受到省公司表彰奖励……

  在舟山供电公司的变电运行岗位上,陈泽云已整整度过了17年。这6200多个日日夜夜,也见证了他从青涩学生到单位技术骨干的华丽“转身”。17年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只有甘愿做变电运行岗位上的“孺子牛”,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敢于吃苦,甘于坚守基层

  1996年10月,从舟山电力技校毕业的他,进入了中国第一座直流输电试验工程——舟山直流输电逆变站工作。在那里,陈泽云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变为一名电力职工的角色转换过程。

  2004年10月,他开始担任35千伏临城变电站站长。当时新城开发建设正酣,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事关重大。2007年6月,他服从组织分配再次下海岛基层,到110千伏大丰变电站担任站长,并组织二期抽检工作。深感肩头责任重大的他,从危险点的预控,到安全措施的布置,再到设备验收,做到了全过程负责。同时,对新分配来的或县局送培的值班员,他也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并在班组内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等培训活动。

  乐于创新,敢于吃“螃蟹”

  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光有吃苦精神还远远不够,要时刻牢记着“创新”两字,敢于吃第一只“螃蟹”。 2010年,他成为舟山第一座220千伏昌洲变电站的站长。——既是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一次机会,也是对他的一次挑战。在变电站筹备初期,他既统筹管理日常工作,又担当起了技术员的职责。核对图纸资料、参与运规及典票的拟订、查对设备并进行标签和命名牌的制作……辛勤的忙碌,终于换来了当年7月1日220千伏昌洲变的顺利投运。

  敬业奉献之路,永远没有终点

  “不断务实求创新”是敬业爱岗、做好变电运行工作的一大法宝。今年,他带领班组对昌洲变雨水管道、事故泄油道、污水管道等管井设备进行了统计,绘制了“220千伏昌洲变环保设备布置图”,为定期安全检查提供了确切依据。从2010年至2012年,他连续三年获舟山电力局年度先进个人。同时,去年在国家电网安规调考中获得团体第三名。

  但他深知,这些荣誉的获得,已经变成了“过去式”。“敬业奉献”的道路,永远没有终点。他将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所从事并热爱的这份工作,在变电运行岗位上继续做一头敬业并甘于奉献的“孺子牛”。

  周珊


钱江晚报 萧山生活 x0008 变电运行岗位上的“孺子牛” 2014-02-21 3370202 2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