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5版:新教育·作文大赛

等待安托万

  这是一个荒芜的时代,

  甚于陈旧而轻于腐烂。

  那双十八岁的眼睛看到的,

  便是如此却又似乎不止这般。

  那些狂喜而凄凉、热烈而惨淡的岁月,

  就像一束光。

  至于点燃了什么,我也不知道。

  “那不是一团火啊!”孩子试图纠正我的错误。

  “你还不懂,可你终会懂得也必须懂得。”

  我依然固执地坚持。

  十八岁唯一留给我的是偏执。

  我忘了我的姓名怎样写。

  心放在哪里。

  全无历史的颜色,全无悲壮的颂歌。

  可那是我的文字,我的文字。

  “那么重要的东西你怎么可以丢了?”

  交往十年的好友带着责备的语气。

  “那是我的半个青春。”

  一个遗失在光阴里的册子,我曾写上很多诗。

  可是它丢了。

  十八岁的花开如火,谁念那烈焰上的笔迹灰飞烟灭?

  谁都可以背叛我,只有文字不被允许。

  你是我最最忠实的朋友,你可重于上帝又可轻于敌手。

  但无论如何,你必须坚贞,必须忠诚。

  写满光阴,写满青春,写满血与泪。

  十六岁的文字在,十七岁的文字在,十八岁的堤坝洪水泛滥成灾。

  光阴都去那儿了?我的十八岁丢了。

  早已分不清哪个坟头里安眠着我们曾熟稔的人们的灵魂。

  纵使不曾熟稔,姓名与故事也应了然于心。而年龄总是不够确切。

  在这些日子里,很多旧事总是被回忆,被重提。

  坟头上没有石碑,没有姓名,只有一堆隆起的泥土的轮廓,长满了野草与荆棘。

  村里的长辈隐约记得亡人安眠的位置,于是年年今日都烧出一条山路来行走。

  老了的坟头。

  啊多么盛大的仪式!

  可我依然想听听亡人的故事。

  (本文有删节,阅读全文请上钱报网)

  评委点评:

  “十八岁。你是我青春里最美的花期。”这样的语言在这首诗里少见,只是偶尔夹杂在大量粗砺的文字里,还有大量令人喘不过气来的长句子,也许,这是这首诗歌原生态的特点,也许,这首诗还可以让恣意汪洋的情感再节制一些。


钱江晚报 新教育·作文大赛 d0005 等待安托万 2014-02-21 钱江晚报2014-02-2100010 2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