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国际新闻·焦点

“停战”流产 冲突再起致7死

停战协议一夜之间遭撕毁 示威者称:没有停战,这只是战斗的开始
西部重镇沃利夫宣布自治 西方挥舞制裁大棒施压乌政府

  继前一天爆发流血冲突,造成26人死亡,388人受伤后,乌克兰总统新闻处19日宣布,乌总统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领导人当晚达成协议,同意暂时“休战”并开始谈判进程。

  然而,一纸“休战”协议并没有给乌克兰人带来渴盼已久的和平——首都基辅街头20日再次爆发流血冲突,造成至少7人丧生;而在西部重镇利沃夫,地方议会宣布自治——乌克兰的“内伤”大有继续恶化之势。

  同时,联合国以及有关国家继续呼吁乌克兰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危机,欧美挥舞制裁大棒,俄罗斯则批西方“讹诈”。

  “停战”协议一天内流产

  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19日晚与多名反对派领导人会晤,随后宣布双方同意暂时“停战”。

  然而,同意与反对派“停战”的同时,亚努科维奇下令更换乌克兰军方领导人和展开反恐行动,被一些媒体视作释放出的“不一致信号”。

  20日,示威者与警方再次爆发流血冲突,导致多人死伤,双方都指责对方开枪。

  路透社报道,彻夜短暂平静后,当地时间大约8时30分,示威者携带棍棒、高唱歌曲向独立广场推进。一名23岁的示威者说:“停战?没有停战。这只是战斗的开始。”他称,示威人群遭警方攻击。

  冲突中,示威者向警察投掷燃烧瓶和石块,警方则发射震爆弹。

  各家媒体对当天冲突死亡人数统计不一。一名路透社记者在独立广场3个地点看见共计21具身着平民服装的尸体。法新社统计,至少25名示威者死亡。

  乌克兰总统府发表声明:“他们(示威者)的行动有组织,他们使用武器,包括狙击步枪。他们开枪杀人,数十名警察伤亡。”

  乌克兰卫生部则说,独立广场当天的冲突致死7人,包括两名警察。

  欧美挥舞制裁大棒

  亚努科维奇20日在基辅会晤德国、法国和波兰外交部长,就这场政治危机举行磋商。

  由于局势混乱,出于安全考虑,会晤开始时间延后大约一个小时。多家西方媒体一度援引各自消息源报道会晤取消。

  路透社报道,预计3国外长将向亚努科维奇提交一揽子方案,包括制裁和激励措施,以促成乌克兰政府与反对派达成协议,结束暴力冲突。

  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与亚努科维奇通电话。她告诉亚努科维奇,只有通过对话,就组成新政府和修改宪法取得“快速、有实质的结果”,才是结束冲突的长期办法。

  欧盟国家外长定于20日晚些时候开会,讨论制裁乌克兰官员。与亚努科维奇会晤前,法国外长洛朗·法比尤斯告诉欧洲第一广播电台记者,制裁方案包括拒发签证和冻结资产。

  美国也已决定制裁大约20名乌克兰官员和个人,不给他们发放入境签证。

  乌克兰政府内外受压

  因担心西方国家可能实施制裁从而波及经济,乌国内三位最富有的企业家开始向亚努科维奇施加压力,希望尽快通过谈判解决危机。

  一些欧洲外交官披露,欧盟制裁对象将包括多名支持亚努科维奇或保持中立的乌克兰企业大亨,冻结他们的资产。不过亚努科维奇不在制裁之列,原因是欧盟需要保持对话渠道。

  法新社援引制裁措施草案报道,欧盟还可能禁止向乌克兰出售防暴装备和武器。

  新一轮流血冲突爆发后,基辅市长弗拉基米尔·马克延科20日宣布,退出亚努科维奇领导的执政党地区党,以示对流血事件不满。前一天,西部利沃夫州议会宣布,这个州脱离乌克兰政府管理,实行自治。西部地区主要说乌克兰语,亲西方,认为亚努科维奇政府偏向东部俄罗斯语地区并且与俄罗斯走得过近。

  西方对乌制裁引发俄罗斯强烈反应。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20日指责欧盟和美国奉行双重标准,把暴力冲突的责任只归咎于乌克兰政府。他说,制裁“完全不合理”,“使人想起讹诈”,只能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去年11月,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同时将加强与俄罗斯等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关系,从而引发大规模示威,进而演变为政治危机。


钱江晚报 国际新闻·焦点 a0016 “停战”流产 冲突再起致7死 2014-02-21 3372366 2 2014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