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7版:浙中城事·热线

外商拖欠万元货款不还
电话不接,人也不见

义乌经营户发帖
悬赏千元寻洋老赖

  这两天,义乌市场门户网站“义乌购”的论坛内,一个标题为《通缉令》的帖子,引起很多市场经营户的关注。

  发帖者是篁园市场的经营户,他愿意悬赏1000元,征集一名毛里塔尼亚籍客商的线索,还附有这名外商的照片。

  发帖者:

  找不到人,悬赏实属无奈

  记者通过帖子上公布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在篁园服装市场四楼卖毛衣的发帖者金先生。

  金先生是绍兴人,在义乌做服装生意已经十多年。

  他说,去年7月,翻译带着一名外商来店里,定了1200件货物,价值2万多元。

  签好单后,老板留了联系电话,并约定两个月后付款,两个月后,账户里没收到一毛钱,金先生便致电老板催要货款。

  过了一个月,对方打了5000元进来,再催,一个月后,对方又打了6000元进来,“后面就没再打钱了。”金先生说,到现在,还欠了1万多元。

  为了催款,他打了很多电话,也发了100多条英文短信过去,对方接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就关机了,直到现在也联系不上。

  这期间,他也去这名外商的公司看过,办公室还在,但没有人。

  “我打听过,这位客商曾在其他店里下过单,算是老客了。没想到,货款这么难收。”金先生说,自己实在没办法才发了这个悬赏帖。“我也知道效果不大,也是搞个噱头,提醒其他经营户。”

  警方:

  不具备诈骗特点,没立案

  事实上,已经不止一人被这名外商拖欠货款,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工作人员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就接到过一些经营户投诉金先生所说的这家公司,但警方没有立案。

  “这家公司,不具备诈骗公司的几个特点。”经侦大队工作人员说,每年,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都要接到六七万条这样的信息,涉及上万家外贸公司,“我们只能建议经营户尽量不要赊账经营。”

  在义乌市场,赊账经营由来已久,金先生的遭遇,引起不少市场经营户共鸣。

  有网友回帖说,有个客户合作了3年,最后一年欠钱不给就跑了,“在市场里面很多经营户都被骗过的。”

  那为什么大家还要赊账经营?

  “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人家可以赊,你不能给赊,就会错过很多机会。”在义乌做饰品生意的余先生无奈地说,虽然很多网友总结了防骗高招,但是每年还是会听说不少被骗的事情,大家也没有更好的对策,“只能自己小心,资金大风险高的就不做。”

  浙江炽天律师事务所汪宏亮认为,金先生的帖子中没有“骗子、诈骗”等定性的字眼,只说了拖欠货款,如果这一行为属实,那么经营户发帖求悬赏的行为也无可厚非。

  不过他认为,这种方式意义不大,很容易把攻击面扩大化,甚至会出现事实虚构化的可能。

  本报记者 龚望平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热线 j0007 义乌经营户发帖
悬赏千元寻洋老赖
2014-02-25 3375731 2 2014年0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