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6版:浙中城事·财经

本报启动“3·15”金融案例征集活动

邀您一起吐槽
金融消费“坑爹事”

  本报启动“3·15”金融案例征集活动

  邀您一起吐槽

  金融消费“坑爹事”

  本报记者 朱浙萍

  本来是去银行存钱,却被忽悠买成了保险;信用卡只少还了几元钱,却被罚了近千元的利息;去银行申请房贷,却被要求买保险、办信用卡。这些看似荒唐的金融投诉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又到了3·15消费者权益日,“维权”一词又成为街谈巷议热门话题。随着金融活动日新月异,由信息不对称等引起的消费纠纷日渐增多,加上互联网金融升温,“各类宝宝”受到追捧,网银安全、手机银行安全问题,都成了关注焦点。

  本报自去年开通“金融曝光台”后,也收到不少市民在这些方面的投诉和吐槽。

  案例一:存钱被忽悠买了保险,期满后收益却不如定存

  市民姚先生4年前带着8万元钱去市区某国有银行存钱,却被忽悠买了一款中国人寿的理财保险,说是没有利息税,收益比存银行要高,还说每年有分红。姚先生没有细问,就签下了这份保险合同。

  直到去年4月份,保险期满后,姚先生去取钱,才发现连本金、利息加累积的分红,总额才不足10万元。“就算定存也不止这个数啊,这个保险收益哪里高了?”姚先生事后越想越觉得自己被“坑”了。

  案例二:信用卡只有零头未还,被罚了700多元利息

  金华市民李先生因为一次疏忽吃了大苦头。去年12月,李先生用某银行的信用卡购物消费近5万元。在最后还款日之前,李先生通过支付宝还了欠款。之后却发现被扣了700多元的利息。

  一查才知道,原来这家银行的信用卡采取的是“全额罚息”。也就是说,如果在信用卡免息还款期内,如果没有将消费总额全部还清的话,即便只欠1分钱,银行也会按当期账单的全额来计算利息,每天万分之五,按月计算复利。

  而李先生正是因为疏忽少还了几块钱的零头,就被按照消费总额扣了700多利息。这让李先生感觉委屈:明明已经把钱还给银行了,为什么那部分钱还要他负担利息,他们也好意思收?

  案例三:银行办房贷,却被要求先买保险、办信用卡

  今年春节过后,市民俞小姐在市区某银行办理房贷,七七八八的弄了许多手续,在正式放款前,银行工作人员却给了她一份人身意外保险单和一份房贷保险单,并告诉她,现在贷款额度很紧张,放款比较难,如果不投保一份保险,贷款可能无法下发。

  俞小姐虽然感觉很为难,投份保险需要花费5000多元钱。可是一想排了几个月的队,万一办不出,房子也买不了。就咬咬牙向朋友借了钱买下了保险,最后才顺利办出贷款。

  “感觉好坑爹,我已经在付利息了,还要额外买保险。”俞小姐向朋友抱怨,没想到朋友竟然反过来向她吐槽,“你这还算好了,我贷款的时候不仅交了保险费,还被强制办了信用卡呢”。

  除了以上这些案例,信用卡没激活就被收取年费,旧卡升级换代却要客户埋单收取手续费,ATM机吞卡,取到假钱,取消存折等等也是市民吐槽热点。

  借着今年3·15这阵东风,本报再次向读者征集金融消费案例。如果您在银行、保险、理财等金融领域的消费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们会耐心倾听,帮您解决困扰。

  对于征集的的问题我们将定期发布,对于较为典型的案例,也会进行深度调查,并向业内专家及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咨询,还原真相,为大家维护权益。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财经 j0006 邀您一起吐槽
金融消费“坑爹事”
2014-03-06 钱江晚报2014-03-0600006;钱江晚报2014-03-0600012;钱江晚报2014-03-0600015;钱江晚报2014-03-0600011;钱江晚报2014-03-0600014;钱江晚报2014-03-0600016;钱江晚报2014-03-0600017;钱江晚报2014-03-0600020;钱江晚报2014-03-0600021 2 2014年03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