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全国两会·解读

钱报智库专家为你读报告·行政改革、社会民生篇

政府自我革命,浙江动了真格
“重典治污”时期,公众如何参与

  昨天的《报告》中,李克强在提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使用了“政府的自我革命”这样的字眼。新一轮的行政制度改革,其核心,仍然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而在提到污染和雾霾的治理时,《报告》中说,“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句话,成了昨天网络的热点。简政放权、铁腕治污、政府“兜底”保民生,在专家们看来,昨天的《报告》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政府有信心,也下了决心,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经济发展越来越科学。

  简政放权

  报告原文:“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浙江一直走在前列

  2013年,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2.0版。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其中的关键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这一年,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列举的,成效卓越。

  浙江一直走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前列。2012年11月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实施办法》,再次先于全国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迄今为止,省级有关部门已对15个项目进行了联合会审的尝试,平均每个项目审批提速37个工作日;已向舟山市、义乌市分别下放400项和357项行政管理事项,向所有市县下放406项审批事项。

  浙江新一轮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推行两份“清单”,“权力清单”针对政府,“负面清单”则给企业。

  所谓“权力清单”,通过厘清各级政府合法享有的权力,将政府部门“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路转变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高政府执政、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我省三门县自2012年起,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构建县域公共权力监管体系的实践探索。

  而“负面清单”,遵循了“法无禁止即自由”原则,在法律规定之外的审批事项就应当对其进行清理,或取消或交由市场自主决定。

  一边是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限制政府权力;一边是通过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实现“法无禁止即自由”,还权于市场。可以看到,浙江正在动真格地进行政府的自我革命。对于“全能保姆”型政府角色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我国而言,今天的政府自我革命是一场角色的彻底转换:以往,政府是“全能保姆”,即使放权也只是那些政府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项,如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经由这场“革命”,地方积极性得以调动,市场活力得以迸发。

  环境治理

  报告原文: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现在进入“重典治污”时期,需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

  有关生态文明这段话,其总体背景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经济指标持续走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环境质量持续退化,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喝上一口洁净的水,吃上一口放心的饭,都成了人们关心的事。两者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

  报告中用了“宣战”以及几个“最”这样的字眼,说明现在已经进入“重典治污”的时期。为此,李总理在报告中说,“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在环境保护上,这次把雾霾作为了重中之重的治理目标。雾霾具有全国性,它不像浙江的“五水共治”,浙江水的地理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可以自行治理,而雾霾是全国大范围的问题,因此需要放到全国性的高度来治理。

  总理在报告中还讲到,要“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企业代表市场主体,在趋利性的同时又受到环保的制约;政府则围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制定制度以及保证制度的实施;对于公众来说,今后可以行使“货币选票”,只购买绿色产品,或者通过绿色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拒绝“黑色”产品。另外,公众还可以就环境保护对政府提出要求,对政府的治污行动进行监督。

  这样一来,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一层层的制约关系,共促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民生

  报告原文: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保障民生政府必须“兜底线”,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中的《五子之歌》。意思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这是2000多年来中国治国的重要理念,民本思想。

  “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既符合当今民生保障的战略取向,也是对百姓生活如何得到保障的一种切实的回应。

  民生保障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机制,而且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是不健全的。基层的、弱势的、欠发达地区的、生活困难的民众该如何得到保障?这需要机制来体现。

  “短板”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和高度,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发展均衡健康的体现。

  在民生保障领域,市场的让市场去做,社会的让社会去做,市场没效益不愿做,社会能力不够做不了的,那么必须由政府来”兜底线”,充分发挥起公共服务职能。

  比如就业,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

  再比如收入问题,“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注的是基层普通职工的收入问题。这里还提到一个“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这一方面浙江在2005年就有探索。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民生事业更好发展,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的决心。

  本报记者 肖菁


钱江晚报 全国两会·解读 a0008 政府自我革命,浙江动了真格
“重典治污”时期,公众如何参与
2014-03-06 钱江晚报2014-03-0600014;钱江晚报2014-03-0600017;钱江晚报2014-03-0600018;钱江晚报2014-03-0600020;钱江晚报2014-03-0600021;钱江晚报2014-03-0600022;钱江晚报2014-03-0600024;钱江晚报2014-03-0600025;钱江晚报2014-03-0600026;钱江晚报2014-03-0600028;钱江晚报2014-03-0600015 2 2014年03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