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i0007版:富阳生活

初识上村

游曹氏故里,寻三国铿锵之音

  柴惠琴 汪晓池

  上村,大多数人家姓曹,明代自安徽迁来,是三国时陈思王曹植的后代,在村里走的时候,“三国”、“曹操”是村里人熟悉的词汇,他们很习惯向外来的客人介绍种种与三国有关的典故,介绍村里留存下来的那些遗迹。

  仿佛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金戈铁马声,我带着几个朋友走进上村,来这里寻觅三国曹氏的铿锵之音。朋友们第一次来,于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村外的柏油路上,就能望见弄堂里露出来的一角檐瓦,不经意间,一段鹅卵石路,半块青石板就踩在脚下了,有几声犬吠响起,告诉我们这里藏着一个安静的江南古村。

曹氏宗祠:渊源流长的家族文化

  “曹氏宗祠”是一幢建于明朝的建筑,面积832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前厅、正厅、后堂三部份组成,还有天井、厢楼和鱼池,据传是曹操的后裔为纪念先祖而建的。

  我们欣赏着精美的雕刻,回味着历史带来的沧桑感,若有所思。而最让我们震惊不已的是祠堂里的数十个石方柱 ,柱上还有各种字体的对联,“祀奉黄端家传孝友,节高青岱世笃忠贞。”“一门显秩树唐代勋劳,三世侍中定汉廷义礼。”“源流歙浦幸承俎亚常新,系本篁墩克绍衣冠勿替。”“上溯陈思才超邺郡,再传节度望重晋阳”……一旁的曹氏后裔曹根堂说,这些对联都很有来头,讲述了曹氏家族不凡的渊源。

  其实,楹联上有好几个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汉字,哪怕是字读半边也想不出来念什么,却从来也没有妨碍上村曹家人对祖先的敬仰。

  宗祠门口是崭新的“文化长廊”,那里一栏一栏的上村村史、孝悌榜、学子榜、寿星榜等很有点意思。村里人却说,这不算什么,这样的文化多着呢,像正月初一至初三,各房男女吃安子茶(用糯米炒成的米花,红糖搅拌后用开水冲服);农历十一月十三,开庙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纪念曹氏先祖迁徙到上村的艰辛,家家户户吃烫果(徽州果);冬至后家家户户打年糕,说都说不完。

柴门老弄:隐不去的岁月沧桑

  上村的老房子其实极多,离开曹氏宗祠,没走几步,我们就看到一处一丛老藤垂下来遮住了半个拱门。有一群鸡就在绿荫下做了窝,挤在一起,然后几只活泼的时不时扒拉下脚下的浮土,并用翅膀扇一下,它们对我们的造访不予理会。

  在村里走 ,弄堂一个串联着另一个,青石板、鹅卵石路和现代人的水泥路面夹杂在一起,缝隙里长出来的花花草草把这些路面都连成一气,突然就看到一个石墩子孤零零地靠在一堵老墙边,上面背阴的地方还长了苔藓,墩子上还有四个凹进的半月形,我们以为是哪个前辈练功夫用的,问了边上的老人才知道原来是砌墙或修筑堤坝时用来打夯的。怪不得石墩子上有四个“耳朵”,可以用杠子抬起来打夯,算是长了见识。

  说到堤坝,我们才知道上村的背后就是富春江。当年,他们的曹氏祖先就是从徽州新安江一路下来到此定居的。

  我们总是遥望时光而感慨,却又无能为力。

董诰遗墨:遥想当年门庭若市

  董诰曾真正为上村留下了墨宝,就在“志远堂”里。这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四合院式走马堂楼,占地近四百平方米,坐北朝南,原为前厅后堂,因前厅遭火灾,剩下后面堂楼。堂楼由上堂前和下堂前,中间天井和边厢房组成,村里人称为“十间四厢”。传说,它是由有着很多故事的“曹百万”雪巢公建造的。

  “百万”当然是虚无的幻象,但一块书写着“光耀南弧”匾额却真真实实一直都悬挂在厅堂的正上方。两百多年的光阴似乎只在昨天,匾额上的金字依然闪烁着当年给主人家带来的耀眼荣光。那年,董诰来上村做客,正好碰上雪巢公六十大寿,就提笔为这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送上了祝福。

  天井里的石凳子、大水缸还是原来的样子,在主人的提醒下,我们仔细看了水缸上的瑞兽,结果几乎都不认识。尽管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的名称,但并妨碍我们内心发出的呼救:这样的匾额,这样的老房子,如果没有人去保护,它们将很快湮没在尘埃里。

  到那时,大家的感想不会很轻松。

  离开村庄的时候,经过一块荷花田,冬日,残荷在水面画出一幅幅几何图形,一群鸭子嬉戏其间,六月里,蓝天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要夏天再现了。那么,我们就约定盛夏再来上村——重逢也许比初识更有收获。


钱江晚报 富阳生活 i0007 游曹氏故里,寻三国铿锵之音 2014-04-18 3437288 2 2014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