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找个地方吐槽臭美
不料好比背了个跟踪器
老妈加我朋友圈
本报记者 马焱/文 潘宇锋/绘
前两天,在杭州工作的85后湖州姑娘莲子,接到老妈来电。和以前不同,老妈没有开门见山地说事,而是拐弯抹角地绕圈子。“一会儿说天气多变,要注意身体,一会又问我工作忙不忙,还说家里三表姐和男朋友吵架闹分手……”莲子知道,老妈肯定话里有话,“果然,见我嗯嗯啊啊,老妈最后只好问:‘一个多礼拜没见你更新朋友圈了,没什么事吧?有事要告诉我哦!’嗨!你说我妈都在琢磨什么,我就最近工作忙了点,没发朋友圈,她就觉得我出事了。”没办法,这两天,莲子只能有事没事发一句,比如“天气真好啊”、“早餐好丰盛啊”、“睡觉咯,晚安”之类不痛不痒的话。
本想找个地方吐槽臭美
不料好比背了个跟踪器
老妈加我朋友圈
其实,年轻人所喜爱的网络社交圈子被家长们“入侵”(用词略有夸张,请各位家长见谅),从而造成双方的纠结和烦恼,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只是在近两年愈演愈烈。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一来年轻人被层出不穷的网络社交工具“绑架”,不少人都有好几个圈子供自己臭美、吐槽、发泄;二来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其实也挺年轻,很多都是60后甚至70后,对网络工具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也较40后、50后家长高很多。
年轻人觉得:我的圈子属于我和我的亲密朋友,而爸妈则是另外一个圈子里的。家长们认为:有什么事情能告诉朋友不能告诉爸妈?我们是你最亲密的人,你反而要防着?于是,矛盾产生了。话到这里还没完,矛盾产生后,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把各自心中的不快直接说出来,倒也直截了当。可双方似乎都没有这样的打算。老妈不会直接说“儿子,快加我微信”,而是绕弯说“这个微信怎么用啊?教教我”;儿子也不会直接说“妈你别看我朋友圈”,而是在加了老妈微信后默默地把她屏蔽。
于是,一个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就这样绘声绘色地展开了。活生生一个成人版的《逃家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