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学毕业证书牵出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一篇寻人报道促成半个世纪后的相聚
50年后的小学同学会
有三八线、小人书和满满的青葱岁月
本报记者 裘晟佳
这世上,能够历久弥新的,除了传世的珍宝、成年的佳酿外,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眼前述说的,就是这样一段难能可贵的同窗情谊。
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牵挂,还得从一张斑驳泛黄的小学毕业证书说起。它于1962年7月,诞生于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一张毕业证书、一个有心人
串起半世纪同窗情谊
去年年底,本报热线96068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一头,是年逾花甲的沈兆诚。
他把小学毕业证书的照片发给我们,希望通过本报,与当年的同班同学相聚。(详见本报2014年1月3日A1-5版报道)
现在的长寿桥小学,1962年2月由原来的打枝巷小学和龙兴路小学合并而成。原来的龙兴路小学位于现在杭州延安路与凤起路交叉口的东南面,打枝巷小学则位于这个交叉口的西北面,相距不远。它们原先的位置都在现在拓宽后的延安路上。
“两个小学合并时,我们已经六年级了,上了一学期就毕业了。那一届毕业生只有两个班级,我们班原来在打枝巷小学上学。”
2012年长寿桥小学举行50周年校庆,沈兆诚联系上了组织方。他珍藏的毕业证书,让编写校庆画册的老师们都很惊喜:时光荏苒五十年,没想到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还能保存到现在。
本报寻人的报道见报后,好消息就来了。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很快又重新联系上了。当年的大队长刘寿喜、中队长洪大训通过记者联系上了沈兆诚:“有些以前住得近的,找到一个就能问到另一个。可有些音讯全无的,只能凭印象挨家挨户去打听。”最后,班上四十多个同学,竟然找到了二十七个。前天上午,阔别了半个世纪的同学,终于在玉皇山路一家餐厅里见上了面。
电影、小人书、还有一碗蛋炒饭……
彼时童年的快乐很简单
面对面坐着,紧握双手,眼前熟悉的面庞,已布满岁月的痕迹。这一班同学,几乎都是1948年、1949年出生的。他们与祖国一起成长,无不经历了百味人生。
而最朴实最简单的童年,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最珍贵的回忆。
说起娱乐活动,看小人书、收洋片儿、滚铁圈、放鹞儿,那都是男生们的常规节目。
“80页以内的小人书,一分钱看两本,再厚点的一分钱一本。滚铁圈的箍是桶上拆下不要的,放鹞儿的棉纱线是家里偷拿出来的。”
对于爱玩的谢小牛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他把路上的柏油拿来当橡皮玩。“放裤兜里给忘了,裤子脏了洗不干净了,我妈把我骂了顿,只好把脏的地方剪了个洞继续穿。”
女生最喜欢玩的,是踢毽子和跳牛皮筋。到了寒暑假,大家就更开心了。学校会在放假前发一个电影单子,上面列满了电影,几分钱一部。为了向家里讨钱买电影票,平日里再野的孩子都会变得特别乖巧。
当时吃的东西也不多,“那时可没什么零食,几分钱的棒冰、糖水梅子,已经馋人得不得了。”
也许是如今还在五星级饭店做点心师傅的关系,谢小牛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春游,家长准备个玉米、番薯、蛋炒饭什么的,已经很让人羡慕了。小孩病了,大人给买根油条吃吃。待遇再好一点的,一碗馄饨足以让孩子感动到热泪盈眶。”
那时的他们多单纯
一条三八线告诉你
“那时我上课也不跟同桌说话,下课也不跟男生说话。”这话说自一袭绿衣的余敏行之口,半个世纪之后,男生们提到最多的女同学,就是样貌清秀、文静秀气的她:“每张桌子上都有一条三八线,女生过界了,男生就会用胳膊肘顶回来,女生都不还手的。”
正说着,隔壁桌的陶增春端着酒杯过来赔不是了:“余敏行啊,这么多年了,我只记得我当时特爱欺负你,就是闹着玩儿,现在向你赔罪哦。”
说是“欺负”,那时的男生最多也只是拿虫子吓吓人,扯扯女生头发罢了。
不过,有一个男同学得到了女同学的一致点赞,那就是大队长刘寿喜。
大队长,是那时等级最高的学生干部,可以管全体学生。
这位大队长,搁在今天,大家都要尊称一声“学霸”,学习顶呱呱,一般人羡慕不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很绅士,“三八线之争”他从不参与,所以五十年过去了,大家都忍不住夸赞他。
聚会末了,沈兆诚给大家合影留念:“我会在背面印上大家的名字,以后人越来越齐,我们要经常出来聚一聚。大家年纪都不轻了,酸甜苦辣都经历过了,只希望大家身体健康。等我们100岁了,还请你来参加我们的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