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民情反查四风
百余名干部,两年多走访全镇1.57万户群众,实现干部走访全覆盖
建德寿昌的干部,是如何做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
本报记者 刘焜
在有23个行政村、1.57万户群众的建德市寿昌镇,这两年来这样一个说法渐渐开始流传:咱们寿昌的干部,又回来了!
百姓说,以前干部们经常来村里,是催粮催税催命(即计划生育);现在,他们也经常来村里,不过,是来知民情解民意解民忧的。
寿昌镇有在编和镇聘干部124人,从2011年开始,除了代理中心6人和驾驶员12人不参与走访外,包括镇委书记、镇长在内的106名干部都要走村入户。联村干部,一般要走完150户,联社区的,一年要走完250户。那些重点户头,一年还要走访好几次。两年多的走访,光是这个成绩单就让人侧目:2012年和2013年,全镇累计通过走访收集到问题和意见建议1006条,解决了859条,落实帮扶资金120余万元。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寿昌的做法,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的充分肯定。
是什么样的支点,撬起了这样的变化?本报记者赶赴寿昌,去看一看寿昌的干部们,到底是怎么“走”的?通过这样的“走”,又是如何映照干部们的四风问题的?
一本笔记
他的心里记着村民的烦恼
4月14日,星期一,下午3点一到寿昌镇,镇里的组织员姜雯就领着记者直接赶往金桥村。这个村的联村干部之一,是镇城建规划局副局长汪旭飞。当天下午,他要走访的对象,是村民诸葛顺成的家。
去的路上,汪旭飞跟记者唠起了这次走访的对象:诸葛老人今年93岁,有两个女儿,现在是小女儿在照顾他。小女儿诸葛雪娟今年也60岁了,因为照顾老人,自己也不能出去做事,收入相当微薄。不过,因为不符合条件,他们家还享受不了低保待遇。
听到这里,记者心里挺不明白:不符合低保政策,干部也不能违规给他办啊,走访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路想着,汪旭飞已经拎着一桶油、一袋米,走进了老人家。
看到汪旭飞领着人过来,老人明显很高兴,嘴里嘟囔着让我们坐。“最近身体怎么样?”“中饭吃的什么?女儿去哪了?”汪旭飞拉起了家常,老人回答的时候,他每次都把耳朵凑近了去听。
说话的当口,一个年轻人从楼上下来。“你是他外孙吧,已经回来了?”汪旭飞问。
“你们家的情况你知道的,我来你们家好几次了,每次来你妈都要哭一回,你也三十好几了,在家附近找点事情做做吧。老人年纪这么大,尽尽孝心。”
听着汪旭飞的话,年轻人直点头。一旁的诸葛老人,一直没插话,就那么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嘴角扯起一个充满感动意味的弧度。
离开诸葛老人的家,汪旭飞说,像诸葛顺成家这样的情况,长期给钱给物不现实,不符合低保政策,办不来低保,也是现实。针对这一类的家庭,一方面,他跟村里协商,为这样的困难家庭减免了有线电视费等,尽量争取政策;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常来看看老人,听他们倾诉。“老人说,有人能来跟他说说话就很开心了。”
陪着汪旭飞走访,记者发现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走访的村民的情况:“4月9日 许龙 58岁,一儿一女,儿子做挖机生意,户间道路建设、饮用水不是很正常。”、 “周金里 83岁 一个儿子 初中教书 安置地块加快建设。”
看到记者盯着本子看,汪旭飞说,这是他走访养成的习惯,一开始走的户头多,一下子情况记不住,每走一户,情况都写下来,回去之后,再把情况写进走访登记本里,这样下来,下次再来时,印象就更深了。
两件新衣
她的心里装着智障女孩的心愿
14日晚上6点,刚在镇政府吃过晚饭,寿昌镇招商引资局局长郑红娟就驾车离开了。她并没有走上熟悉的回家路,而是直奔离镇政府3公里外的大塘边村村民方国民的家。
十几分钟后,车子在村口停了下来。下车的时候,记者才注意到,郑红娟的手上,拎着两个美特斯邦威的购物袋。
到方国民的家,要经过一段漆黑的桥洞。郑红娟不时提醒记者要低下头,自己却健步如飞地穿了过去。
一幢立在半山腰的村屋门前,一个穿着红色毛衣的女孩迎了出来,一边朝屋内喊着:“妈!妈!阿姨来了!”一边就直接挽住了郑红娟的手——这让记者相当惊讶,该是有多熟悉,才会这么亲热?
女主人李根娥刚走到门口,看到郑红娟也笑了,那是一种熟稔的默契。跟着她一起出现的,还有一个步履蹒跚的女孩。女孩扶着墙,歪歪斜斜地朝我们走来,嘴里不停地大声呜呜着。李根娥说,女儿这是高兴嘞。
偷偷打听才知道,她是李根娥的大女儿,今年已经26岁,一级智障,话不会说,走路必须要扶着墙。红衣女孩是小女儿,今年19岁,能说一些简单的话。
他们一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方国民在水晶厂磨珠子挣来的钱——行情好的时候,一天160块,差点的时候,120块,条件算不上好。
郑红娟从购物袋里把衣服拿出来的时候,两个女孩都高兴地叫了起来,郑红娟在她们身上比划了一下,两个女孩更加欣喜。
郑红娟说,方国民家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上次来走访时,她问两个女孩子有什么心愿,小女儿说,就想穿漂亮的新衣服。所以,她特意给她们买了衣服带过来。
记者问她,为什么要夜访?郑红娟笑了笑:有时候白天自己抽不出时间,有时候白天恰好村民不在家,只好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