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l0004版:临安生活

一张老照片讲述的故事

  16岁到扬州,一呆就是39年

  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赵奶奶今年正好70岁,然而回忆起当年下乡时的情景,赵奶奶依旧沉默了一会儿,而后缓缓说道:“你们是没有吃过苦哦,赶上了好时代。”赵奶奶喝了一口茶,开始了她的讲述。

  赵奶奶是一名知青,下放前是临安中学初一学生,“原本我是想到建设兵团的,因为当时有工资发,还有衣服可以领,馒头还有两种,有玉米面和大麦面的,这对知青来讲都是梦寐以求的。”

  然而,1969年建设兵团正好招满,赵奶奶就与其他两个临安知青一起下放到扬州的亲戚家锻炼,令赵奶奶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锻炼”就是39年。

  “刚开始特别不适应,一个礼拜都吃不到一顿大米饭,唯一可以称得上饭的就是面汤,放一点米和一点面粉,菜就是酱油里面加一点盐,然后再兑一点水。”当时刚刚16岁的赵奶奶觉得“特委屈”,“在家里一天可以吃一顿大米饭呢,晚上还可以吃泡饭。”

  饿得狠了喝了二斤香油

  回忆起知青经历,赵奶奶颇为感慨。因为知青投亲回原籍不属于国家计划之内的上山下乡,所以相对其他敲锣打鼓送下来的知青,赵奶奶的日子显得更为孤苦。

  刚到知青点汤汪公社丁庄生产队,赵奶奶面临的就是房子问题。从未做过体力活的她们,只好学着农民的样子“搭”房子,用泥土做墙基,芦苇秆和稻草做墙壁。最终他们就在这个歪歪斜斜、只有6平方米的房子里面度过了艰难的几年。

  随后是地域差异造成的生活不便。扬州农民讲的方言他们听不懂,而她们讲的临安话,甚至普通话,农民也听不大懂。赵奶奶和当地人一起干活,记工分拿工资,农民可以挑200斤重的担子,赵奶奶个子小,只能挑100斤、80斤,拿的工分只有其他人的一半。

  “当时样样农活都能干的全能农民一天可以拿12分的工分,折合下来算是2毛7分钱,平时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买,根本不够花。”赵奶奶笑笑,有一次饿得狠了,知青们打赌,谁能把一瓶香油喝掉,赵奶奶二话没说,咕咚咕咚把二斤装的香油喝了个精光。

  老大降生,挤羊奶喂养孩子

  1973年,知青家长李庆霖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在信中表示了自己的孩子在农村生活的窘状,随后毛主席在复信中寄了300元给李庆霖。此后,各地开始统筹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存在的口粮、住房、医疗问题。

  根据政策规定,由在临安的父母所在单位分别每月拿出3元钱给赵奶奶,这样一来,赵奶奶一个月就有了8元的额外收入。

  1976年,赵奶奶在当地人的介绍下认识了大她3岁的郑爷爷,郑爷爷是衢州来的知青,赵奶奶看了看郑爷爷然后说:“那时候就看中这老头子老实,又是离家比较近的地方来的,所以也没太反对,稀里糊涂的跟这老家伙过了一辈子。”我跟郑爷爷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第二年赵奶奶就与郑爷爷有了第一个爱的结晶,这使得赵奶奶更珍惜这个简陋的家,虽然孩子给她们带来了欢乐,却也在增加这个家的负担。

  “那时候穷啊。”郑爷爷接着说:“你赵奶奶那时候因为伙食差,在怀孕的时候就不怎么吃东西,后来老大出生后,奶水不足,老大看上去又黑又瘦的,那我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那时候奶粉都不是常见的东西,稀罕着嘞,但后来我们发现生产队里有几只母羊,刚下完羊崽,于是我们每晚1点半左右就偷偷地去挤羊奶,回来再喂老大喝奶,虽然是知青时代快结束的时候,但让人发现还是不得了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百味横生。”

  后来赵奶奶跟郑爷爷为了养家糊口,一直起早贪黑的劳作,搬石头,砍木料,喂猪,割草,能做的活都做了,日子也慢慢地好起来,在当地乡民的帮助下,他们也改起了自己的泥瓦房,“算是生活上有很大进步了,不用再在漏风漏雨的芦苇房里生活了,那时候只要请乡民们吃个饭就算是盖房子的工钱了,时代真的变了,现在泥水匠的工资可是一年一涨。”赵奶奶说。

  1980年后,赵奶奶进入当地供销社的农资公司,再加上家人都在扬州,这也让他放弃了回家的念头。

  落叶归根,举家回到临安

  2000年赵奶奶与老伴合计,决定搬回临安,当笔者问赵奶奶出于什么原因要回临安的时候,赵奶奶只是很平静地回答说:“落叶终要归根的,这里有我的家人,虽然父母早就离世,但兄弟姐妹们都还在,不似扬州,日子过得再好,那也是他乡啊。”

  现在赵奶奶跟郑爷爷都已儿孙满堂,没事的时候两人会结伴去玲珑山脚散步,更多的时间她们会去老年大学看会书,或是约几个老姐妹出去喝喝茶,聊聊以前的那些事。

  “我们还希望再多活几年,看着孙子成家立业就好了。”赵奶奶拉着郑爷爷的手对笔者说。

  我们也希望赵奶奶与郑爷爷能够生活美满,而过往的岁月同样希望能够传承下来,对前人有所安慰,对后人有所感悟。 徐文波


钱江晚报 临安生活 l0004 一张老照片讲述的故事 2014-04-25 3445716 2 2014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