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x0006版:萧山生活

电子书 纸质书 各有千秋
能否像中西医和平共处

  从竹帛到纸张再到今天的电子阅读器,技术的飞跃方便了人们的阅读,也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而电子书自问世以来,其海量存储、便于携带、节约成本的优势都让纸质书不免相形见绌,但美国畅销书作家乔纳森·弗兰岑就曾猛烈抨击电子书,称它们“不适合严肃的读者”,纸质书的永久性令他感到安心,这是电子书所没有的,因为屏幕总是让人感觉可以删除、修改、移动。

  日前生活刊记者走访了萧山区市心广场附近的一家书店,店主吴先生介绍说,近几年书店的生意相比过去确实差了不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市场了。吴先生说:“一些热门小说读者都喜欢在网上看,可是书店里有一些作者并没有把版权转移到网络的书或是类似参考书之类的,顾客还是会选择到书店购买。”的确,在目前的电子书领域,书的内容还没有纸质书那么全面,比如网络小说、通俗小说这类的,在电子书领域非常多见,而一些比较深层阅读领域,电子书显然还没有纸质书那么多元化。

  毫无疑问,电子书的扩展是非常明显的,但电子书的盛行实际上是得益于现在各式各样电子产品的普及。在电子书的“初级阶段”,一些企业打出了“环保、海量”的旗号,推出了专门的电子阅读器,可惜市场反应平平,很多人的理由是:不想因为要看书而携带一种专门的阅读工具出门。而当近几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后,只要有网络,抑或是在有网络的地方已经“预读”或是“下载”过的文字,就可以随时、随处阅读,以手机为例,它的轻便也不会为行囊增加负担,这样的阅读方式为很多人打发了碎片时间,甚至一些抛弃书本N年的人们,也开始重新阅读。

  但是,如果这样就认定电子书很快能取代纸质书,似乎为时过早。小朱是一名小说迷,从高中时代开始,她的阅读量最多可达一天三本书,当然在那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并不普及,mp3、mp4也是学生手中的“奢侈品”。因此她选择的是去书店借书,每本书每天一块钱。小朱说,那时看小说是躲着家长和老师看的,大夏天的晚上,打着手电蒙在被窝里大汗淋漓地看书的日子现在回想仍是有滋有味,比起现在大家都拿着手机看书的年代,她更怀念那时“纸质书独有的芬芳”。

  但如果跟购买纸质书相比,“追书”的读者也许又会选择直接网络付费了。小飞是一名网络写手,在一些大的阅读网站上“爬文”,因为她的小说常常在网站排行榜上居高不下,两年前台湾的一家知名出版社跟她签订了“流水约”,愿意为她出版纸质书。但一段时期下来,小飞感受到,其实真正会去实体店买她的书的读者少之又少,如果他们到了付费章节,会宁可直接在网站上购买阅读权,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费用比买纸质书便宜很多而且也比较方便。

  与其预言纸质书被电子书取代,不如这样设想,未来电子书和纸质书可以像西医手术和中医针灸那样并存,让人们各取所需。可以确定的是,人们在享受技术的便利和尊重传统的积淀之间也能维持一种美妙的平衡。


钱江晚报 萧山生活 x0006 电子书 纸质书 各有千秋
能否像中西医和平共处
2014-04-25 3447059 2 2014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