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g0005版:淳安生活

蚕种“驾到”,马年春蚕饲养启动

  邵翠

  2014年,第一批春蚕饲养开始啦。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对于淳安的蚕桑生产来说,这句话显得尤为直观和贴切。春蚕期,饲养环境相对清洁少毒,气候适宜桑树生长以及蚕儿发育,蚕儿好养产量高,茧形大、茧色白、丝质优,蚕农生产经营效益自然提升。据了解,春蚕是一年蚕桑养殖的第一期,饲养量为全年的40%左右,春蚕能否高产丰收决定着蚕农的基本经济收入。

  4月22日,我县各个蚕农陆续收到今年春蚕养殖的第一批蚕种,一年一度的春蚕饲养也就此拉开了帷幕,成为全省最早开始春蚕养殖的地方。据县茧丝绸总公司数据统计,今年全县共饲养春蚕种3.95万张,同比上年有所减少。蚕农们捧着蚕种,幸福的话语里带着希望有个好收成的热切盼望。

小小蚕儿学问多

  虽然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蚕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成长阶段,但许多人其实并没有亲眼见过蚕宝宝,更不用说有过饲养的经验。春蚕,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从理论上来说,春蚕指的春季饲育的家蚕,是一种鳞翅目昆虫。

  具有多年养殖经验的董师傅告诉笔者:“刚从卵孵化出来的蚕,黑色有毛,好似蚂蚁,因此叫做蚁蚕。蚁蚕在桑叶的喂养下慢慢长大,到了一定阶段便不吃不动,让人以为它死了,其实它只是跟人一样在睡觉,这代表蚕开始进入了头眠。大约过个1-2天,它蜕去一层皮后,会再次吃桑叶,身体继续长大。这样反复4次,便达到成熟阶段。在从头眠到四眠大约1个月的时间里,一只蚁蚕会吃掉1斤的桑叶,身体增长至原来的40倍,体重约增加9000倍。”若不是长年累月与蚕种为伴,又怎能得出如此精确的数据?

  从蚕农的嘴里不难判断,想彻底了解这小小的蚕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条成熟的蚕儿,有多个环节组成,全身分头、胸、腹三部分。蚕的头很小,长有一对坚硬的大颚,左右向内开合,咀嚼桑叶为食。胸部有3节,每节生有一对胸脚;腹部共有10节,从第3节到第6节,各长有一对腹脚,胸脚和腹脚都是蚕虫的行动器官,末端的尾脚则是用来攀缘桑叶的。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是,蚕的身体内部还有一对特殊的器官叫丝腺,成熟的蚕,身体透明,体内充满丝质,这或许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它依靠袅动头来吐丝作茧自缚,把身体围住,吐完丝后再蜕一次皮,变成了像一颗花生大小的蛹,不吃不动,蛰伏茧内。10天以后,蛹化成蛾钻出茧外。雄蛾会在与雌蛾交尾之后先行死去,雌蛾则在产卵500-700粒后也相继结束一生,真可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历史记忆里的“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耳熟能详,殊不知有关“春蚕”的最早记录还是藏于《诗经》。而后,著名画家潘絜兹也在《春蚕颂》中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春蚕的品质一直是人们赞颂的对象。

  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也与光荣的人民教师恰当地融合在了一起。教师好比“春蚕”,“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教育家朱光潜曾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

  作家巴金有一篇文章《春蚕》被录入小学语文课本中,文章通过对母亲饲养春蚕的详实描述,字里行间倾诉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怜悯敬重。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蚕快“上山”了,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我和姐姐也常常起来帮忙。母亲把蚕沙大捧大捧地从匾里清出来,姐姐把桑叶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说起1933年由程步高导演的中国无声故事片《春蚕》,许多老一辈人至今记忆犹新,影片叙述了中国浙东蚕农在国外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下,一步步陷入破产的悲惨经过,以真实自然、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蚕农老通宝一家勤劳纯朴、忠厚善良的品质和艰苦劳动、奋斗求生的精神。

养蚕人的幸福

  在淳安,对于部分蚕农来说,养蚕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和事业。“我们喜欢把蚕叫做蚕宝宝,因为我们一直把它们当做孩子一样精心呵护。”这是许多蚕农的心里话,也是经验之谈。

  我县养蚕的总体情况如何?茧丝绸公司提供的一个统计数据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2013年,全县桑园总面积达到了7.78万亩,在全县22个乡镇293个村中分布着1.65万的养蚕农户。全年共发放蚕种116762张,生产蚕茧5181吨,蚕茧产值24441万元,蚕桑总产值28364万元,平均一张蚕种产44.4公斤,蚕茧的平均收购价格是2359元/担,蚕农的平均蚕桑收入增加1600元。由此可见,蚕桑仍是我县蚕农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为了进一步加大农民致富的脚步,提升蚕农的幸福感,县里相继实行各种惠民政策,也让百姓尝到了不出家门就能创富的甜头。想养蚕,这些惠民政策可不能不知道。

  为减少蚕农的饲养成本,提高产量,县里推出了“十天养蚕法”,即对小蚕和大蚕进行分开饲养,小蚕由村里的养蚕能手,集中饲养至四龄出售给蚕农,一般农户只养大蚕,每期蚕在蚕农自己家中饲养时间仅10天左右,不用自己养小蚕了。截止目前,全县已建立“十天养蚕法”星级示范点196个,示范与推广蚕种30511张,蚕茧产量1452吨,产值7018万元,平均张产47.6公斤,单产提高3.2公斤/张,实现蚕农节本增收949万元。特别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技术欠缺农户、小规模养蚕户等579户特殊人群还免费享受到了“十天养蚕法”,实现增产增收。

  养蚕并不是一个毫无风险的行业,一旦出错,也可能亏损严重。为减少蚕农的负担,增强他们的饲养信心,县里对饲养户提供免费保险,保险由省、市、县各级政府分别出资30%,茧丝绸公司出资10%,蚕农不用掏一分钱。据统计,去年一年共有3251起出险报案,损失蚕种8590张,保险赔偿金达195万元,有效地保障了蚕农利益。此外,在蚕桑生产3个关键节点,县茧丝绸总公司组织对全县5万亩连片桑园开展统防统治和100个蚕桑重点村实施统一大环境消毒,在蚕茧上市之后,实行“价高随行就市,价低补偿保护”收购方法,以“合同蚕业”合作销售。

  “千岛湖牌优质桑蚕茧产业化提升”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其中获国家和省级财政扶持资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蚕茧生产收烘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通过项目实施力争使全县的优质蚕茧供应比例达到全国的15%,真正成为全国的优质蚕茧基地。


钱江晚报 淳安生活 g0005 蚕种“驾到”,马年春蚕饲养启动 2014-04-25 3446267 2 2014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