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五一”作业:
回家搜农具
假期结束后下沙二小将统一展示这些农具
今年“五一”长假,下沙二小的孩子们领到了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回家搜农具。“五一”回校后,学校将把学生搜回来的农具统一展示。
为何要布置这样一份作业?德育处洪玉叶老师说:“老一辈使用过的农具,孩子们连见都没见过,跟别说使用了。让学生搜农具,可以激发孩子体验农耕生活的兴趣,扩展他们的农耕视野,又可以结合农具背后的故事,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另外,这份作业,与学校打造传统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也很相称,可以为农耕园实践活动做准备。”
农具,可以是犁头、谷风柜、蓑衣、钉耙、石磨等,最好够“古老”,有收藏意义和教育价值,而且保存较好,不会轻易散架。收集后,学校将安排统一时间、场地展出。
展出时,每个农具将附有一份说明,写明这个农具来自哪里,是哪个年代的,谁用过,你在搜农具时,发生了怎样的小故事等。“希望孩子在观看农具展时,能根据说明,简单想象出该农具所反映的时代和劳作场景,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了解这些农具背后的历史。”洪老师说。
上周一集会时,潘舸平副校长,给学生们展示了自己从老家丽水景宁带来的部分农具,箩筐、刀鞘、竹编的针线盒和泥土做的炉子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件。
搜农具作业,也得到了下沙二小家长们的支持。四年级一班学生家长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都有‘城市’病,缺乏农耕知识。比如孩子就不知道种四季豆要搭架子,种黄豆不用搭架子这样的情况,让孩子搜农具,就是扩展农耕视野的一种方式。”
这些老式农具已经逐渐退出大众视线,孩子的作业,可能存在一定难度。这里,下沙二小还向你征集农具,如果你家还保存着具有收藏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农具,可以告诉下沙二小的老师。
本报记者 阮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