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书《何以中国》一上市就很火
大家说,就像看侦探小说一样过瘾
作者是考古专家,整本书都在破一个关于中国历史起源的“大案子”
本报记者 马黎
最近有一本书很火。
它出版还不到一个月,光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一个星期卖了100本,在4月的图书排行榜上,位居第一位。
你要问,是哪个名家,是小说?文学?还是生活类?
不是,是一本考古学的书。
你又会说,那肯定是盗墓那一类的小说吧?
也不是。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考古学专著,没有任何虚构和耍花腔,书名听起来也很正——《何以中国》,探讨中国的起源。作者许宏,也是考古科班出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二里头考古队的第三代队长。
听起来略专业。但再刷刷微博,喜欢历史的人说:有趣。而完全是考古圈外的普通人,看出了破案的瘾头。@读万卷书爱三个人说:“看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阿加莎·克里斯蒂为何最后嫁给了一个考古学家,因为写侦探小说和考古,根本就是一回事。”
先来八一八作者许宏。
如果你喜欢历史,或者爱看点考古故事、盗墓笔记之类的,一定会在微博上关注他——@考古人许宏,他的粉丝数有11万。
注意哦,这可是一位正儿八经的考古学家,白天和工地的泥水儿打滚,或者上课,晚上在灯下写考古简报和学术论文。但其余时间,他“有闲必答”各种考古疑难杂症。前几天,有位高中生想学考古,让许老师推荐大学,“这个,问度娘即可。北大、吉大为首选没有问题,其他院校各有千秋,本人不好排名。你懂的……”许宏这样回答。
幽默归幽默,但一旦进入考古领域,用这本书的编辑曹明明的话来说:很保守。
何以中国,题目很大,这是要解决中国历史起源的问题吗?
这本书有个副标题:公元前2000年中原图景。公元前2000年左右,也就是距今4000年前。按古典文献的说法,那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夏王朝的开端,我们在历史书上都学过。
但是,要知道,历史的存在,除了文献记载,还要与考古材料相结合。许宏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无法在缺乏当时文字材料的情况下,确证尧、舜、禹,乃至夏王朝的真实存在,“所谓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也就是说,许宏要破一个历史大案子:夏王朝到底存在吗?是不是中国最早?为什么中国出自中原,又是如何出中原的?
要把这些问题说明白,光想想都知道会有多么枯燥。
可是,许宏没有公布答案。
昨天,正在韩国出差的许宏,在私信上和记者说:只述不作,没有标准答案,只是让你看五条有趣的蛛丝马迹。
陶寺、王城岗、瓦店、新砦、二里头这一系列遗址,是许宏亲身经历过的考古现场,都与夏的时间段差不多,那它们是不是夏王朝存在的证据?
书的第一章,许宏提到山西的陶寺遗址,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掘,到现在也没有停止。
在这个被破坏的墓葬里,贵族的死状很惨烈,“一位年轻男子作为牺牲品被腰斩,尸体埋于墓室的填土中”。
“他让读者自己去看,比如那些贵族随葬品,彩绘大龙盘等等,包括他带队发掘的二里头宫殿区,宏大的建筑就在那儿,很有王朝气息,还有爵、觚等,都是社会或政治象征性的器物,但到底干什么用,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一样。很多人说,二里头就是夏,而许宏一直强调的观点是:只做解读,让大家去思考。”《何以中国》的编辑曹明明说。
最近在安吉的考古工地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也把这本书读完了,“何以中国,许宏没有给出答案,但他把4000年前后中国发展的过程,讲得明白又客观。”
“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早于二里头的陶寺遗址不行,而大河以南的嵩山周围有戏,但要有几百年的逐鹿中原,才能从‘满天星斗’转变为‘月明星稀’的局面,中国最终形成。”许宏说。
@Yu_Alebuddha_Chen说,看完岛川庄司的本格派推理故事《占星术杀人魔法》,再读许宏的《何以中国》,“其引人入胜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前者。”他还建议老许“不妨仿效艾科,玩票写小说吧。”
“说有侦探小说的感觉,我很高兴,那是在夸奖。”许宏说,以前的考古书,圈外的学者都读不进去,认为是在看天书,或者是在读“验尸报告”。但他也说,虽然书写得像故事书,但出自“严谨到保守的学者之手”,每句话都是有根据或负责任的。
不过,许宏认为,“中国”政治实体的出现不早于3700年,“此前可称‘前中国时代’或‘前王朝时代’,这是主流观点外的另一种解读。”
确实,这与教科书上的“上下5000年之说”不一样。
“3700年说与5000年说不矛盾,看你怎么看文明的诞生。”许宏和记者推理了起来,“我这是最狭义的婴儿呱呱坠地,你也可以说婴儿的出生可上溯到胚胎成形,或精子卵子碰撞,甚至父母双方结婚乃至恋爱,你也可以说是父亲或母亲的出生才是婴儿诞生的前提,也没错,但就能说‘中国’孕育于旧石器时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