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科教·科学

十五岁就读了《论语》

  印格致的面容,有点像BBC版《夏洛克》里的华生。但是他的打扮很“基努·里维斯”(电影《黑客帝国》男主演)——黑衬衫、黑色中山装外套、黑色西裤、黑色半帮小牛皮鞋,感觉马上要飞起来出招了。

  这确实一枚标准的潮男。

  一周要读18篇论文

  他告诉记者,如果他一周全负荷阅读来稿,可以读18篇。“不过由于我经常出差,每周阅读的论文数量大多在10篇左右,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强度,真的。”

  对一般人来说,平均一天要读透一、两篇高质量的科研专业论文,想想就头晕,但印主编确实没有夸张,他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平常还至少腾出1/3的时间,留给休闲。

  “ 印格致”这个中文名字,就有非常严谨、妙趣的来头。

  刚到中国的时候,Gerstner先生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常常发现自己的名字(Ed)出现在招牌上,比如“复印、打印”。

  “我是搞出版业的嘛,不是就是印刷的意思!”这个姓氏,他拿下了。

  而“格致”这个名字,是一位女同事给取的。

  “致知在格物。”印主编接受专访的时候都用英文,但是谈到他的中文名字出处,他猛地上来了一句音调、平翘舌都很标准的中文。更让在场中国记者意外的还有,“我十五岁就读过《论语》,后来我知道‘格致’出自《礼记·大学》,它有求知的意思。”

  所以,按照这位思维缜密的物理学家的解释,他的中文名字的意思就是“印刷物理。”——“这不正是我在做的工作的一部分!”这么形神兼备的名字真是难得。

  超爱杭州的松鼠桂鱼

  在印格致的“Instagram”账户上,很难循迹到这是一位科学杂志编辑的身份,这个平台上,他更像旅游卫视的主持人,几乎所有的图片,都是各种旅游景点、食物。比如他在去南京的时候,发一张聚满鸭头的照片:“好想吃好多好多南京鸭,哦,还有南京的科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鸭子。”

  “哈哈哈哈哈!”听说记者去他的“Instagram”逛过,印格致乐了,他告诉记者,他一年有五周休假,加上平常每周的假期,基本上都用来旅游、尝美食,“我很喜欢中国的食物,特别是四川、湖南的食物。”

  印格致不愧是科学大脑,他很快意识到现在已经是在杭州,于是马上开夸杭帮菜,“我这几天在杭州,吃的松鼠桂鱼,哇哦,我也超爱的。”

  印格致后来告诉记者,在上海,他最常出没的地方,是莫干山路上的M50艺术区。这是上海著名的创意园区,多展出各种当代艺术作品,印格致也在社交账户上秀过各种他喜欢的绘画、雕塑作品。

  总之,来中国生活,也是较怪(上海话,非常的意思)“ exciting”的。

  本报记者 章咪佳

  《自然》(英语: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

  虽然今天大多数科学期刊都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自然》是少数(其它类似期刊有《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期刊。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在《自然》中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的。

  《自然》集团旗下子刊包括:《自然·生物技术》、《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化学生物学》、《自然·化学》、《自然·气候变化》、《自然·通讯》、《自然·遗传学》、《自然·地球科学》、《自然·免疫学》、《自然·材料》、《自然·医学》、《自然·方法》、《自然·纳米技术》、《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物理》等。

  本报记者 章咪佳 整理


钱江晚报 科教·科学 a0011 十五岁就读了《论语》 2014-05-07 钱江晚报2014-05-0700019;钱江晚报2014-05-0700022 2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