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3版:建德生活

竹趣节,打造孩子的“快乐竹园”

  饶晓莱

  日前,下涯中心幼儿园拉开了为期一周的首届“竹趣节”文化周活动。下涯中心幼儿园努力打造“快乐竹园”,以竹为载体,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竹文化活动,并渗透于幼儿日常课堂教学和一日生活之中,促进幼儿动手操作、动作能力、相互合作、同伴交往的发展,全面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及审美情趣。

  竹之趣

  竹子的趣味在于它的可变性,自下涯中心幼儿园以“竹”为园本发展特色以来,幼儿园的孩子们接触到了许多由竹变换出的物品。这些物品怎样变成的?在 “我秀我快乐——幼儿竹编体验日”活动中,通过竹篾匠手工艺人现场生动有趣的示范、操作,孩子们知道了从一根竹子到编成一个小竹球,中间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最后才能成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竹编体验,感叹竹编织这一手工艺的伟大。

  在游戏“竹子变变变”中,通过不同的竹材料任意拼搭,形成幼儿个人或小团体的创意图形。竹片、竹筒结合拼搭公路,幼儿自由在上面玩开车,有的幼儿自觉扮演修路工,负责修路;有的自觉扮演建设者,负责造新路;有的扮演小司机等,在游戏中孩子们进行经验的交流与碰撞,使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竹之创

  任何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造,竹园文化更需要如此。如何使竹园中的孩子们有更多的竹玩伴,竹趣节之教师竹创手工大赛进行着不断地探索。

  在大赛中,每位教师发挥十八般武艺,运用竹材料(小竹棍、竹篾、竹丝、竹片、竹筒、竹枝等)配以一些辅助材料,通过劈、削、剪、拼、粘等工序,创作出了一件件造型各异的作品,创意从何而来?“孩子们在玩竹材料拼搭时给我的灵感;和孩子一起游戏时产生的灵感;孩子的奇思妙想给予了我灵感。”老师们说。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也是一名学习者,幼儿的许多创想为教师的学习提供重要的源泉。而教师再将学到的反馈给幼儿,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成长。

  竹之韵

  竹文化有很深的艺术内涵,如何挖掘竹文化中的竹韵美,让孩子更直观的触摸到这些艺术?在幼儿竹艺畅想乐活动中,通过竹诗、竹词、竹唱、竹舞、竹乐等形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教师结合不同的竹材料和幼儿一起进行艺术表演活动,让幼儿对竹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竹之美

  竹趣节活动将教师、幼儿、家长三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家长、幼儿共同参与活动,提升幼儿相关经验,形成教师、幼儿、家长三方互动的活动样式。在亲子玩竹日活动中,通过家长与幼儿的共同合作,利用不同的竹材料一起游戏,既增进了亲子感情,也让家长找回了童年的感觉。

  幼儿园需要有家长参与的活动来增强活动乐趣,通过家长参与的方式,丰富活动形式,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快乐。在活动中,家长们也从中了解到了怎么样的活动才会让孩子们玩出精彩,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真正达到了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竹趣节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却给予了教师、幼儿、家长们很多快乐,畅游在竹趣的海洋里,这也是快乐竹园的意义所在。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3 竹趣节,打造孩子的“快乐竹园” 2014-05-09 3461854 2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