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7版:建德生活

创办教学基地,传承昆曲文化

  被称作中国戏剧类“活化石”的昆剧,在我市大慈岩镇新叶村曾盛行一时,至今流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眼下由于种种原因而濒临失传。2009年,该村的昆剧被列入浙江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大慈岩中心小学主动聘请了当地昆剧传承人叶昭标与叶金香两位老人当教学指导老师,使昆剧能有新生代的继承人。

  据新叶村叶氏宗谱记载:“在民国初年,村里有多个昆剧坐唱班,随后组建剧团,并创作有十多部昆剧剧本。”而由于多种原因,后来该村昆剧发展状况一年不如一年,一些剧本也流落民间,面临失传的危险。自2009年9月大慈岩中心小学启动新叶昆曲传承活动来,目前已有一大批学生继承人成长起来。

  该传承活动主要以社团为载体,通过学生自愿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参加培训的学生不限年龄,聘请当地昆曲传承人每周五来教学三个课时。五年来,社团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

  2010年大慈岩中心小学被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承教学基地”,并推行昆曲进课堂,人人至少会唱一首昆曲。2013年10月学校建成了昆曲剧场,昆曲爱好者们可以有板有眼地在剧场学习演出,一批又一批地学生初步掌握了老艺人所教的昆曲识谱、练功、学唱等才艺,《断桥会》、《火焰山》、《雪里梅》等剧目更是广为传播。

  “将昆曲继续挖掘与整理,在整个校园内形成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并影响到身边的环境,以传播昆曲之美。”该校叶校长满怀期待地说。

  吴七红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7 创办教学基地,传承昆曲文化 2014-05-09 3461862 2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