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时尚

我点赞,我存在

  2009年,Facebook引入点赞。不用思考如何去编辑评论语言,轻轻一点,就能完成一次互动社交。有数据显示,超过52%的iGeneration(90后青少年)点击了一次以上的赞。国内微博和微信引入点赞功能后,赞也大行其道。

  有人将点赞党的心态,归为以下几种原因:1、心地太善良,很难对朋友的新装修或新旅行视而不见,表示下“朕已阅”;2、好久不见,无话可说,但我还在关注你,不用回复了;3、确实说得不错。我想,除此之外,或许还有:4、无论交情如何,给你点个赞,告诉大家我也是这个圈里的活跃用户;5、给你评论你要是不回,我没面子,点个赞,管你回不回。

  网络社交的变化是秒速的。不久前,我们刚刚抛弃了博客和论坛,热衷于“撒花”、“踩脚印”、“抢沙发”以及140字的微博,现在,一个轻巧的点“赞”,却代替了过去那些看起更真实做起来更麻烦的互动。

  有人说,是网友们越来越懒了;有人说,是我们的圈子越来越大,朋友却越来越少了;也有人说,点赞可以花更少的力气铺更大的社交网……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LarryRosen曾写过一篇文章——《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他的观点看起来更乐观也更客观些,他说:“每天数小时沉溺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的年轻人,数次以‘小啜’式地与人沟通,就像喝水一样,虽然一小口水不能满足你,次数多了,饥渴仍然会得到缓解。”

  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说法。点赞的人,想要通过点赞的方式,让对方关注到他的存在,或是他们之间友谊的存在。被点赞的人,喜欢看到满屏的赞,来满足自己被关注的欲望。无论这个“赞”源于何因,“点”的这个动作本身,已让双方都足够愉悦和欣慰。对于网络社交来说,淡淡的就够了,不是吗? 朱银玲


钱江晚报 时尚 b0001 我点赞,我存在 2014-05-09 3447184 2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