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时评·个论

高校改名风可以刹刹了

  前段时间,有网友将韩国小姐选美大赛参赛者照片排在一起,发现最适合玩一款游戏——连连看。因为整齐划一的美人脸不分伯仲,更让人难辨雌雄。只是这现代整容科技带来的人工美,不知道是福是祸。

  同样,湖北不少高校的学生也遭遇到“高校连连看”难题。自2010年以来,湖北地区高校更名大战硝烟不断,新增20余张新面孔,这些院校或是由原来的学院升格为大学,或“独立”,或更名,或合并组建,或新建。仅一字或一词之差的相似校名,记者粗略统计,湖北就有15对之多。考生和家长有点难以分辨,导致开学时经常有新生走错校门。不仅坑爹更坑学生。

  在这些改名乐此不疲的高校看来,“大学”、“理工”、“工商”、“科技”等等诸如此类名字才美,“师范”、“农业”、“化工”、“水产”都是穿旧的破鞋,自然是要被“美容”的。于是,很多“师范”改成了“文理”、“科技”,让人恍若隔世,有的高校整容一次还不够,武汉工商学院、武汉轻工大学和武汉城市职院几年之内改了3次。当然可能因为这些学校短短几年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改名不能彰显大学威仪。更可能是着了一句国人的古话——丑人多作怪。明知自己太丑,不涂脂抹粉自己都不好意思见人。

  大学校名其实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所学校文化威仪的体现。不少世界名校,譬如哈佛大学,在世界各地不惜重金注册校名,保护自己知识产权。保护的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使命和精神。当然,改名的高校会说,那是名校的做派,普通学校就应该与时俱进。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些世界名校草创之初都是一些私立小学校,甚至几栋民居楼几条板凳就开学,正是数百年大师智慧的积累,为这些矮挫穷的校园注入了高大上的精神。

  相反,即便如今一些学校名称改的再高大上,内在精神却是真正的矮挫穷。为何?因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是做“树人”的心态。不仅校名要“贪大”,专业更要“求洋”。校名和专业的“撞脸”折射的是教育理念和手段的趋同与同质化,是一种短线的追名逐利,一种浮夸的弄虚作假,一种教育大跃进。事实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前不久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转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占所有高校一半。换言之,这些年来不少高校从“学院”改名“大学”已经造成严重后果,造成我国教育供给与需求极端不匹配,教育改革是要将一半综合“大学”改回职业“学院”。可见,改名折腾的背后是教育资源的惊人浪费。

  不靠内功,靠短期整形博眼球的高校,能种出什么样的树木?看看一些整形美女的全家福就知道了,结果很可能是——太坑爹。


钱江晚报 时评·个论 a0016 高校改名风可以刹刹了 2014-05-18 钱江晚报2014-05-1800011 2 2014年05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