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3版:人文·文娱

舞剧《遇见大运河》明晚七点半拉开大幕
记者昨天提前看完全剧,印象最深的是——

在舞台上,这一弯水神奇流转

  明晚七点半,历经四年精心打造的舞蹈剧《遇见大运河》将在杭州大剧院准时上演。

  昨天,为了完成全剧的录制,《遇见大运河》在杭州大剧院从头到尾彩排了一遍,记者也借此机会一窥全豹。在采访之前,记者就一直在琢磨,《遇见大运河》讲述的是水的故事,在舞台上,无色无味的涓涓流水,是如何体现的呢?看了彩排,记者终于明白,原来,水的表现方式,可以有这么多——

  服装设计:

  用全世界最薄的纱,衬出水的“无色”

  在服装设计师李锐丁的想法里,造型服装的质感与水的联系至关重要。

  “水其实是没有颜色的,但它比任何介质都更能感应色彩。所以在这一次的设计中,服装的颜色没有那么浓墨重彩,而是选择了一些中性的,更能反映环境的色调。”李锐丁说,前几幕中,水是干净的,能够反映出天空的蓝,中间几幕,水被污染了,那色调就变得暗沉,再到尾声,水重新恢复了清澈,倒映出了彩虹的斑斓……

  李锐丁说:“你们注意过女主角‘水灵’披在最外面的那层纱了么,那是全世界最薄的纱,目前只有日本有这个生产技术。这种纱非常轻薄,通透,随着演员的舞蹈动作,能够拉伸出非常美丽的曲线,就是水的那种质感。”

  除了对总体质感的追求,李锐丁对细节也毫不放松:“为了展现水的柔美,我采用了雪纺;为了体现水的清澈,我加入了能体现舞蹈演员肉体质感的元素;为了表现水的波光粼粼,服装中也大量使用了水钻、亮片一类的材料……”

  灯光舞美设计:

  用变幻的灯管,表现水的流动

  此外,为了体现水的变幻,灯光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灯光语言本身就与水一样有流动感。”舞台灯光设计师萧丽河说。

  或许正是因为习惯了灯光的照射,反而让人们失去了对于光线流动的想象。

  如何让人们重新找回那种感觉,是个难题。萧丽河抬头,眼光落到了房间里的日光灯管上。

  它是人们最常见的光,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光,如果它动起来,是不是就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受?

  于是,在舞台上,出现了一排排的LED灯管。它们狭长的身形,就像平时我们看惯的灯管一样。它们时而错落有致,起伏如波涛;时而旋转交叠,似万箭齐发;时而垂直,像从天而降的雨……

  在各种光线的流转中,那些被人们司空见惯的灯管,突然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视觉影像设计:

  水下摄影,拍出水的诗意

  《遇见大运河》的视觉影像部分,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高士明教授与高世强教授带领他们的团队共同打造的。

  在与总导演崔巍多次沟通后,这些艺术家们找到了舞蹈与美术的共鸣。

  “我们决定抛去一些具象的形象,而是采用一种‘诗意’的方式,用视觉艺术来展现水的元素。”

  高世强说,“比如第一场开凿中,我们使用了‘冲刷碑’的意象,来表达历史的洗礼;在‘繁荣’这一场,我们采用了慢速的水下摄影,你可以在投影中看到那种如云团般不断变幻的形象;在‘遗忘’那一场里,我们也采用了水下摄影,展示的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形象,比如铁牢、台阶等等,那是被水、被历史浸泡的痕迹,也是属于水的诗意。”

  花费了这么多心思,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水到底什么样?明晚,你可以去看一看。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c0003 在舞台上,这一弯水神奇流转 2014-05-20 3477992 2 2014年05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