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6版:余杭生活

探访戒毒背后的故事

  说起毒品,你想到什么?是意味着给余生加上了一个期限,还是一生从此如烟飘摇?一念之差,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在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收治了1000多位吸毒者。来这之前,或许他们还过着今天不知道明日命运的日子。

  想知道戒毒背后的故事吗?带着疑问,笔者来到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

  国际禁毒日以后

  7月1日,这是世界禁毒日过后的第六天,褪去“世界禁毒日”的话题,结束“6·26”以“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六个一”系列活动,这里又恢复了以往平静,一切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再坚持两分钟”,门卫李保安安慰着催促快点开门的家属。八点半不到,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门外就站了约有20位家属,门卫一直乐呵地跟大家聊着天,电动移门外,还有家属期许的目光。这一天,是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两个大队的会见日。

  “树立戒毒信心 重归美好生活”、“禁绝毒品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字样的横幅在所区内随处可见。办公室主任裘学庆告诉笔者,在国际禁毒日期间,在所区悬挂了有十余条主题横幅,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还举行了禁毒知识图片展、禁毒戒毒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比赛暨所小报《初阳台》禁毒专刊活动,组织学员收看禁毒戒毒的纪录片、影片等等。

  禁毒日过去了,但“禁毒”还是这里不变的主题。

  “以前戒毒有压力,在这比较人性化”

  学员王某,杭州人,大专学历,今年33岁。

  他最近正忙着看《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库》,“心理健康教育”是这儿的一项“必修课”,也是认知矫正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王某告诉笔者,这是有固定课时的,马上就要考试了,得抓紧时间复习。作为骨干学员的他手里还有一份考试名单。

  这是王某第二次进戒毒所,上一次戒毒,是在福建。

  来戒毒所有一年半的时间了,除了胖了40斤,王某最大的感慨就是“这儿的管理规范化、人性化,以前在福建戒毒感觉有压力。”

  赵警官告诉笔者,“规范化执法、人文化管理、专业化戒毒、社会化矫治”一直是他们坚持的戒毒工作理念。所里还拥有68名专兼职民警教师,教戒毒人员学习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戒毒禁毒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

  作为老学员的王某,还会常常帮助新来的学员。新来的学员可能会由于长期吸食毒品而神志不清,有些被家人送进来的甚至还要怨恨家人,思想达不到正常人的境界。王某就常利用晚上休息或者看新闻写信的时间和新学员聊天,帮助他们尽早适应环境。

  吸毒摧残了他美好的青春时光,毁掉了他原有的一切努力与基础,他说自己对不起家庭、事业以及朋友。而关于未来,王某想的也很简单,希望自己和家人都健健康康,并尽自己所能去弥补家庭。

  “双证到手,希望出去后能立刻上岗”

  1990年出生的学员韦某,广西柳州人,初一辍学,吸毒十年,他说自己曾是“艾滋扒手”的参与者之一。

  去年四月,他第三次回到戒毒所,前两次戒毒分别是2006年和2010年。

  父母不在身边,从小跟着奶奶一起长大的韦某很叛逆,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从来没有做过什么正当的事情。”第一次戒毒出来还不满17岁,也没有想过要回家,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还年轻可以重新开始。第二次戒毒出来后,憋了两三个月,一吸又停不下来。

  “想法上有了挺大的变化,一次比一次信心大吧。”这是韦某再回戒毒所的感慨。以前从来都不打电话回家的他现在经常跟家人联系,每月两次,一次打给在深圳的父母,一次打给柳州鹿寨的奶奶。从和家里人没什么共同的话题到如今盼望着打电话给家人,心态的转变也渐渐让他感受到来自家庭和所里警官的关心。

  “以前出去了总怕别人瞧不起,毒瘾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心里的‘毒’戒不掉。”

  去年,韦某自愿报了戒毒所的“双证班”,不仅拿到了初中毕业证,还拿到了缝纫工职业资格证书,掌握了一门技术。“厂家的师傅总是开玩笑说,以后出去了就去他们那工作,保证能马上上岗。”虽然是句玩笑话,但韦某很想出去后换个地方,换个环境,在一个接触不到“毒友”的环境里靠自己的双手劳动。

  据戒毒矫治科朱高仁科长介绍,职业技能教育是戒毒巩固期,为了加强戒毒人员专业技能基础教育,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员们的头脑,让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同时也是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能作为再踏上社会的谋生手段,戒毒所借助社会力量,开展了各种职业技能教育,如电脑培训班、服装缝纫班、双证教育班等。

  戒毒所有话说:

  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办公室主任裘学庆:

  根据我多年来对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体会,想对社会上正在吸毒的人员说,吸毒是万恶之源,不戒必然走向自我毁灭,毒是能戒的,重要的是要有戒毒的信心和意志,但关键是依然离不开毒品,离不开吸毒圈子,重新做人,过正常人的生活,走正常人的路,积极地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矫治科科长朱高仁:

  一日吸毒终身戒毒。吸毒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戒毒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戒毒所只是一个子系统。“违法者”并不是吸毒者的唯一身份,他们还是受害者,是患者,更是病人。家人不关心,社会不认可,身边的人不帮助很难让他们再重新立足,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来关心和帮助吸毒者。


钱江晚报 余杭生活 y0006 探访戒毒背后的故事 2014-07-04 3532541 2 2014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