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03版:杭州城事·民生

坐着漕舫游运河,Let's go粉丝团直呼给力

这一路,听了满满的运河故事

  气温一路攀升,Let's go也持续给力。

  粉丝们还在后台高呼“塘栖的三条半弄,太有味道了”,上周六,咱们Let's go的20户亲子家庭,又从武林门码头坐上漕舫船,分两路体验运河文化申遗之旅。

  他们一行40多人,一路去了富义仓、香积寺,去看历史与现实的光影交错;另一路则登上拱宸桥,慢游桥西历史街区,还在博物馆里体验了一把传统丝织与手工绘扇的魅力。

拱宸桥畔寻历史,博物馆里动手欢

  上午九点,古色古香的“运河3号”漕舫船起锚,出发。坐在宽敞的船舱内,沏一壶好茶,“咔嚓”定格下窗外的美景,一上船,参加此次活动的10对家长和孩子们就开启了探索运河文化的模式。

  其中有一位是特地从台州远道而来的管女士,带着7岁女儿的她说,很早就听说过运河的故事,前段时间听说申遗成功,就心痒痒,这次特地带即将上小学的女儿来亲身体验一番,坐上漕舫没多久,她就异常激动:“坐着漕舫,喝着茶,听运河故事,太高大上了,这趟来运河,值了!”

  窗外一路是景,朝晖桥、潮王桥、青莎公园,漕舫讲解员一路介绍运河历史和沿岸风光,让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下船后的第一站是拱宸桥,来自浙江工商大学的志愿者们带着大家走上了这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讲解它的故事。

  而运河边的工美馆博物馆群落,则让Let’s go的小粉丝们点赞不已。

  途中刀剪剑博物馆绿地旁的一个绿色亭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是本报设在博物馆的“漂流书亭”,看着里面整整齐齐得拍着系列运河丛书,还听说这里能拿闲置书籍来换书,好几位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说,“这些运河丛书啊,我在书店很少见到,以后要换回去看看。”

  而最令小粉丝们期待的,莫过于我们精心安排的两项体验活动,很多小朋友从一上船就心心念念。

  手工活态馆中,师傅们展示着制伞、雕塑、刺绣、锻造剪刀等传统技艺。在传统丝织工艺的织布机前,粉丝们如愿过了把瘾。7岁的倪菲阳,是第一个尝试的小朋友。她像模像样地坐在织布机前,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左一右踩着踏板、穿着梭子、扣着压板线,成功织出了两行。就连陪同张译之小朋友的外婆也没忍住坐了上去,熟练地操作起织布机,乐呵呵地说道:“我年轻的时候织过地毯,两种原理差不多,想当年我可是高手呀。”

  而中国扇博物馆里,小粉丝们还自制了团扇。小男生周巍得意说:“自己画的扇子,扇起来可是特别凉快的!”

一路运河一路故事,富义仓里“义导”忙

  运河里真是一路都是故事。

  “欧三公园的名字,是因为原本这里的杭汽发生产的是欧三发动机啊。”

  “潮王桥原来是得名于为救苍生、被潮水吞没的潮王石魁啊,儿子,快看,桥墩上还有潮王的石像。”

  听着故事,很快就到了大兜路码头,香积寺就在不远。

  “香,远离污秽;积,积聚功德。香积寺之名由此而得。”志愿者从香积寺门口的广场开始讲解,而门前的双塔是粉丝们最感兴趣的,现在的香积寺是后来重建的,双塔之一的西塔则是唯一的老物件,是自清康熙年间留下的历史见证。不过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如今的东塔才是原来的西塔,重建的香积寺整体往西挪了。

  相隔不远的富义仓公园也是大运河的遗产点之一。富义仓保留了大部分的仓廒、格局及构架,甚至连门前的河埠和门厅也依然保存,是运河沿岸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市公共仓储建筑群,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遗证。

  富义仓原本是清光绪年间储藏粮食的仓库,有“天下粮仓”的称号,可储粮5万石,相当于500万斤,志愿者给粉丝们换算了一下,如果折成基本储量为10吨的集装箱的话,大概需要250个。

  储粮重地,防潮防霉很讲究,建筑和民居、官邸都不一样,室内要比室外高一大截,大约有成年男子的膝盖那么高,这样才不会让水淹进来。这些史料钩沉,让粉丝们听得啧啧称奇。

  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我们的富义仓之旅中,为粉丝们讲解的都是志愿者们。

  他们是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的同学们,也是LG的粉丝。带队的翁俊琦和高沛珊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学院在运河“义导”已经有20年了。今年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我们看到LG组织的运河游活动,觉得特别有意义,所以特地代表团队来报名申请做导游,希望能让更多人爱上运河。”


钱江晚报 杭州城事·民生 h0003 这一路,听了满满的运河故事 2014-07-22 3555021 2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