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3版:人文·文娱

有着浙江制造烙印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央视热播
钱报记者专访编剧、浙江著名作家黄亚洲,他的创作感受是——

历史事件不杜撰 人物塑造典型化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邓小平端着一盆蜂窝煤炉上的温水,试好水温给残疾的儿子擦背。而这个时候,中南海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这样一个场景开场,让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显得别致且有温度。

  今年恰逢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目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

  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加上一些从未在荧屏上披露的历史细节,让业内人士和网友对这部剧纷纷点赞。而收视率的火爆也佐证了这一点——首日收视率高达2.88,第二天平均收视率2.005,创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收视新高。

  该剧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邓小平故乡、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领导拍摄,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和浙江影视集团等联合摄制。浙江广电集团为联合出品方之一,浙江影视集团为联合摄制方之一,而浙江著名作家黄亚洲是该剧编剧之一,所以这部剧有着浓浓的“浙江制造”的印记。

  强烈的反响,让在美国访问的黄亚洲也“不得安生”,每天都接到大量亲朋的短信轰炸。

  面对海量史料该如何选择?怎样把主旋律片拍得真实又生动?接下来,还会出现哪些不为人知的伟人细节?通过越洋电话,黄亚洲和记者聊起了这部剧背后的故事。

  史料的取舍

  是门学问

  记(以下简称“记”):电视剧一开头就是邓小平给儿子擦身的镜头,这个镜头也感染了很多人,很温情。这个开头是怎么出炉的?

  黄(以下简称“黄”):原先的剧本倒不是这么一个开头。开拍之前,吴子牛导演与编剧组商量,既然写软禁中的邓小平的艰苦岁月,就应该有这方面的表现,于是就临时设计了这场戏。效果很好。再说,现实生活中,确实是这样的,邓小平的家人也给我们说过。

  记:剧中还有哪些描写邓小平家庭温情的细节,能剧透一下吗?

  黄:邓小平过生日,邓家第三代会送他礼物,比如玩具“三只小猪”。我们去邓家的时候,就在邓小平的书房里见到过,邓榕(邓小平小女儿)笑着指给我们看。

  当时,邓小平主动提出给几个孩子都写一幅字,说爸爸没别的可以送,就一人送一幅字吧。这话听着就感人。

  记:有一些网友提出了意见,说剧中有些情节是杜撰的。写这种重大历史题材剧,要怎样把握这个度,既能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又要生动,让观众看了不枯燥?

  黄:写这类题材,总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的历史事件,事件的基本经过,人物的基本面貌,这些都不宜杜撰。而细节方面,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或者性格特征的时候,应该用典型化的表现手段。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本里,我曾经设计了一个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让四个身强力壮的战士合力抬起他的轮椅的场景,他对《解放军报》的全体工作人员大声说“我罗长子现在又站起来了”,这就表现了他的豪情。因为当时思想解放大讨论正遇到压制,有点儿万马齐喑。

  在这种思想高压下,罗瑞卿挺身而出,又在《解放军报》放了一炮,支持思想解放运动。当然这样的事情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但是罗瑞卿当时的思想、感情、政治判断、豪气,都是真实的,所以我认为“四个战士抬起轮椅”的表现应该也是可以成立的。这一性格描述的设计后来受到了大家的肯定。

  记:那面对海量史料,取舍会不会很纠结?

  黄:取舍是门学问,既牵涉到艺术,也牵涉到政治,毕竟所反映的年代离现在太近了。比如我们写到的剧中人邓家子女、刘源、陶斯亮,现在都健在,怎么写,都是原则问题。

  还有,抓捕四人帮,也只能外围表现,涉及几个点就行。还有中央领导班子调整的问题,某些运作,就不宜正面展开,常常是一笔带过。

  比如汪东兴离开领导岗位,本来还有一场戏,我们也写了,导演也拍了,也就是邓小平叫住会后匆匆离去的汪东兴,说我们还有一件事没有办,汪东兴有点发愣,邓小平说我们还要拍个照,于是就拉住华国锋、叶剑英一起与他合了个影。

  这件事是有历史依据的。但这场戏,后来斟酌再三,还是删去了。

  邓榕发话:

  这就是我们家老爷子

  记:写这么重大历史题材的剧,导演组是怎么找到您的?

  黄:找到我的倒不是导演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

  约十年前吧,我曾写过电影《邓小平1928》的剧本,上影厂拍的。更早一些,写过电影《开天辟地》,也出现过青年邓小平的镜头,或许是有关部门的同志认为我比较熟悉邓小平的史料,是个合适的创作人选,所以就邀请我加入了编剧班子。

  记:导演组这次为什么选了马少骅来演邓小平?他以前是经常扮演孙中山的。

  黄:回答这个问题,最有权威的是导演组。我个人想,一个当然是演技要好,另外也要看实际情况。

  开始瞄准的主演,也不是马少骅,是另一位,但那位在再三动员下,仍然说没有把握,所以也就没有请成。后来看中马少骅,一试镜,特别好,神似,也是一口四川官话。审片的时候,邓榕代表邓家人发言,开口就说:“看了第一集就感觉,这就是我家老爷子!”

  记:张嘉译的戏主要在哪些方面?

  黄:张嘉译饰演的是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习仲勋主政广东的时候,努力推进特区建设,是改革开放的急先锋。我个人觉得张嘉译也演得很好。

  我特别觉得,一些配角演员也特别精彩,比如描写邓小平访日时,出演前首相田中角荣的日本演员就演得特别出彩,中国演员是绝对胜任不了那种神情的,你们看下去就会知道。这也体现了剧组在遴选演员时的严谨。

  记:您现在在美国,身边也有人在追看这部剧吗?

  黄:在美国的华人圈里,也有强烈的反响。我这几天住在朋友家,他去参加派对,说起电视剧《邓小平》的编剧之一就住他家。对方一听就说,你赶快从这里拿块比萨饼回家,你多拿几块,还有蛋糕!最终,他拿回的比萨饼像大锅盖那么大。

  记:这部剧,我爸妈都在追看,他们是50后,经过上山下乡,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但现在的80后、90后可能对很多历史都不熟悉了。

  黄:你说得对。亲历者,对这部戏肯定有“掐到肉里”的感觉。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受到了邓小平的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让人们借这部剧回顾这段历史,评价这段历史,总结这段历史,接续与开创这段历史,是我们写作的初衷。

  80后、90后,应该也不会排斥这样的题材。毕竟是中国人,谁都对自己的国家感兴趣。

  在审片的时候,在场的一些80后的年轻编辑们,眼泪流得不比我们少。我当时就感到这部戏肯定也能吸引很多年轻人的眼球。因为,邓小平个人的魅力,是国家的魅力。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b0013 历史事件不杜撰 人物塑造典型化 2014-08-13 3583753 2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