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学最高荣誉,首次颁给女性
伊朗女数学家昨获“菲尔兹奖”,击破了“学数学,女生不如男生”的说法
钱报记者采访中美多位数学家发现,浙江大学和女数学家很有渊源
本报记者 徐洁 实习生 李骞
12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韩国首尔的会议上宣布4位“菲尔兹奖”得主。
4人中,伊朗数学家米尔札哈尼成了最大的焦点。因为,她是一位女性。在这项被誉为数学界最高荣誉的奖项中,终于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得主。
昨天上午,这位女数学家从韩国女总统朴槿惠手中接过菲尔兹奖章。
菲尔兹奖只是一块金质奖章和15000美元奖金,与诺贝尔奖金的120万美元相比微不足道,但菲尔兹奖在数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菲尔兹奖是由数学界的国际学术团体——国际数学联盟,从全世界的第一流数学家中遴选的。就权威性与国际性而言,任何其他的奖励都无法与之相比。
童年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菲尔兹奖创建于1936年,之后每四年评选2至4名有卓越贡献且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米尔扎哈尼今年37岁。
单看米尔扎哈尼的近照,利落短发,英气逼人,更像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
米尔扎哈出生在伊朗,有个幸福的童年。她的家人中没有科学家,她有个哥哥,数学和科学都不错。那时的她,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读小说是我最喜欢的消遣。”米尔扎哈尼曾在自述中说,她对梵高的《渴望生活》有很深的印象,最喜欢读的则是科幻。
后来她喜欢上数学,也因为它看起来像是解谜或破案。而数学问题,在她头脑中如同小说中的人物,“从某方面讲,做数学的感觉就像是写小说,而你的问题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人公在发展。只是,写数学这部小说要求你所说的非常清晰: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像钟表中的齿轮那样衔接得有条不紊。”
米尔扎哈尼开始对数学产生强烈兴趣,已经是高中了。她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此前伊朗从未在奥林匹克竞赛小组(也就是中国人熟知的奥数)中派遣女孩。
她在1994年和1995年连续两年获得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并且在1995年多伦多奥数赛上创造了历史,成为首位在奥数赛上获得满分的伊朗学生。
她研究数学总是慢慢来
读书不是特别用功的米尔扎哈尼,在哈佛念了研究生和博士,主修数学。他的导师柯蒂斯麦克马,也是菲尔兹奖得主。
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师从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丘成桐也是菲尔兹奖获得者中两位华裔数学家之一。刘克峰在哈佛读博时,就听说过这位小师妹,“听她的同学说,她不算那种学习很用功的,但兴趣很广是出了名的。”
据说,米尔扎哈尼做数学研究非常慢,不像其他一些才华横溢的数学家泉思如涌,进展飞快,对一些深层的数学问题,她会琢磨很多年。她解释说:“很多问题,几个月或几年之后,你会看到非常不同的方面。”
难怪国际数学家大会此次对她的评价是:“她熟稔多种数学技巧与不同的数学修养,很难得地集超强的技术能力、大无畏的雄心、远大的眼光与无穷的好奇心于一身。”
米尔扎哈尼专长几何学,曾提出多种计算双曲平面的新奇方法。刘克峰和米尔扎哈尼的研究方向比较接近,尤其是几何拓扑学方面,“我们会互相引用论文。”刘克峰说,这属于基础数学的范畴,算是数学里“难啃的骨头”。虽然相当抽象,应用会很广,“成果可以应用到量子场论中。美国数学物理学家爱德华威腾,是弦理论和量子场论的顶尖专家,他有一个威腾猜想,而米尔扎哈尼的研究,可以说是为这个猜想提供了新的证明。”
说开去
女孩不适合学数学?
数学男教授可不这么看
昨天,大家关注这位女数学家,欢呼着“妹子好帅”,因为在男性主宰的数学界,女性还是相对弱势的。
对于许多女生来说,数学就是“天生劣势”,有的人常自我安慰说那是“大脑构造不同”。女孩不适合学数学?数学男教授们可不这么认为。
刘克峰说,上世纪80年代他在北大数学系读本科时,班上42个学生,只有2位是女生,“但她们很厉害,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而现在,他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里,女生已经三分天下了。
张弈是浙江大学数学系为数不多的女教授,主攻概率统计学。去年考统计学的研究生,清一色全是女生。
浙大数学系教授蔡天新也说,浙大和女数学家很有渊源。
中国数学史上第一位数学女博士徐瑞云就毕业于浙大数学系,后来又成为浙大第一位女性系主任。
中国第一位女院士胡和生,是浙江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也是数学家谷超豪(1948年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妻子。
“在数学学习上,男女生的能力完全没有差别。即使进入研究领域,女生做起研究来相对细致,男生比较大胆,想象力的束缚会少一些。但这更多其实是性格的原因,与性别无关。” 刘克峰说,正是某种“数学性别歧视”的暗示,让女生产生畏惧和不自信,“有些女生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就不敢来见导师。”
米尔扎哈尼也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遇到任何麻烦。“只是对女性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积极和自信”。
所以,她在现在任职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官网上发布了一则获奖声明,希望她的成功能鼓励更多年轻女性投身到科学和数学研究中来,“我坚信,未来数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数学家获得费尔兹奖。”
本报记者 徐洁
本报记者 徐洁 实习生 李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