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掉不听话的马利基
美国就会笑了吗
“换马”或让什叶派出现分裂和权争
造成更为严重的“政治地震”隐患
极端原教旨武装“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的军事威胁本已令伊拉克巴格达当局头痛不已,“一国二公”的政治内讧则让危机雪上加霜:8月11日,刚当选不久的伊拉克总统马苏姆宣布,提名副议长阿巴迪为新任总理人选,对此已连任两届、并谋求第三个四年任期的现任总理马利基不服,指责马苏姆“违宪”,并调动军警控制巴格达城内重要目标,摆出一副“绝不让位”的架势。
所谓“违宪”,是因为根据伊拉克宪法,总统应在就职两周内,从立法选举获席位最多的政党中遴选一名新总理提名人,并付诸国会讨论。在4月30日举行的立法选举中,马利基所领导的法治国家联盟(SLB)获得92席,是国会第一大党,照理7月24日当选总统的马苏姆,理应提名马利基,结果他却选择了小党“伊斯兰召唤党”(IDP)出身的阿巴迪,IDP虽在纳西里耶等个别什叶派城镇拥有较强势力,但无论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或议席,都远不如SLB,因此在马利基看来,这样的提名选择是毫无道理的。
但马苏姆也并非无法自圆其说:伊拉克议会共有328个议席,单论政党固然SLB最多,但SLB却从属于什叶派政党共同组建的选举联盟——“伊拉克全国联盟”(INA),后者在11日当天宣布改推阿巴迪为INA总理提名候选人,马苏姆不过“公事公办”而已。
这当然仅是表面理由,事实上这次变动,和美国有很大关系。
在伊战略失败,找人背黑锅
美国千方百计要让马利基下台
尽管马利基本身就是美国扶植上台,但近来美对其屡屡顶撞早已心怀不满,ISIS的6月攻势不仅令巴格达当局手忙脚乱,也让一手主导2011年美军撤出伊拉克的奥巴马政府心惊肉跳,惟恐因此被本国选民诟病为“软弱”、“导致美国战略失败”,因此几乎从第一时间起,就不断指责马利基政府“已不能代表基础广泛的伊拉克民意”,希望马利基辞职,试图将“黑锅”一股脑扣在马利基这只替罪羊身上。
为逼马利基下台,奥巴马和克里不但多次放话,还一方面游说伊拉克逊尼派,许诺改组政府后将给予后者更多权利,另一方面拉拢什叶派中马利基的盟友,试图动摇马利基的支持基础。
不仅如此,为给马利基施加压力,美国此前在对巴格达当局提供援助方面并不积极,却通过五角大楼向库尔德自治区武装“自由战士”单独提供援助,并向被围困难民空投物资。8月12日,马苏姆提名刚出台,奥巴马、拜登、克里和哈格尔就相继为阿巴迪组阁站台。同日稍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对阿巴迪获提名表示祝贺,并同样提到“基础广泛新政府”的重要性。
阿巴迪底子薄只能组建弱势政府
“换马”折腾或导致什叶派内部分裂
自后萨达姆时代起,伊拉克政府的组成惯例,就是由人口最多的什叶派出任实权最大的总理,离心力最强的库尔德人出任理论上职务最高、但并无实权的总统,萨达姆时代的掌权派——逊尼派出任议长,构成微妙的政治平衡,正因此,倘说“基础广泛”,每届伊都可符合这四个字。
IDP自海湾战争起就和美国关系密切,曾受美国扶持,牵头组建反萨达姆的“伊拉克国民大会(INC)”,新任总理阿巴迪则是英国“海归”,选择这样一位总理,既符合“总理必须是什叶派”的惯例,又让美国觉得放心,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但INA更换总理提名,是在SLB缺席的背景下完成的,即便马利基迫于外界压力最终让位,支持基础更单薄的阿巴迪,也只能组成一个弱势政府,出任一届弱势总理。
不仅如此,“换马”的折腾让议会中席位最多的什叶派出现分裂和权争,势必从根本上动摇后萨达姆时代伊拉克政治平衡,造成更为严重的“政治地震”隐患,这恐怕比ISIS更危险。
如今被青睐的新总理的党派
曾被美列入“恐怖黑名单”
此外,奥巴马的押宝也存在远虑和近忧。
近忧是军事上的。不论换马或控制军事干预力度,奥巴马都在库尔德自治区身上寄托太大期望值,但近来巴格达西北的什叶派阵线渐趋稳固,原本幸灾乐祸、趁火打劫的库尔德自治区却成了ISIS攻势目标,首府埃尔比勒附近已成战区,汉莎、阿联酋和阿提哈德等航空公司纷纷以安全理由,暂停了飞往该地的航线,一旦库尔德自治区有失,其政治影响不仅将直接传递到巴格达,也会令伊拉克一团乱麻般的政治版图更趋混沌。
远虑则是政治上的。库尔德人支持“换马”的真正动机,并非想建立和巩固一个“基础广泛”的巴格达中央政府,恰相反,是向借巴格达政府的弱化和混乱,努力建立一个“基础不广泛”的库尔德独立国家、或至少自治程度更高的自治区。什叶派本就派系众多,且许多派系都有伊朗背景,如今被青睐的IDP,海湾战争前却是总部设在伊朗,名列美国“恐怖黑名单”的“犯罪团伙”,不惜伤筋动骨折腾出的新政治平衡,是否真能令百病缠身的伊拉克“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