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6版:浙中城事·热线

“国际派遣生项目”是真的
“浙师大老师”是假的

骗子是浙师大离职教师
骗得100多万,全用于购买游戏币

  原本是一个正规的教学项目,却被他用来行骗,他看上去有修养有礼貌,冒充学校老师招生,成功从几位家长手中骗得百万余元。

  得知被骗后,家长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真没想到,看着这么有修养有礼貌的年轻人,原来一直在欺骗大家。目前,冒充浙师大老师的杨某,已被警方抓获。他骗的钱,全都用来买游戏币了。

  花了11万元报名

  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假的

  受害人之一,来自温州的王先生说,这事和浙师大一个教学项目有关。

  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和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教育委员会合作,开展“阳光使者”国际派遣生教学项目,招收学生,在浙师大读三年,然后再到韩国学习一年,各项成绩达标的学生,能够拿到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去年下半年,王先生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杨某。杨某自称是浙师大的老师,谈起这个国际派遣生项目。因为王先生的女儿今年参加高考,他觉得这个项目挺好,就帮女儿报了名。

  “报名费是500元,第四年到韩国学习要先注册,学费要先交,一共是11万元。”王先生说。

  今年2月份,杨某让他先交3.5万元定金,给了个汇款账户,显示是个人账号。

  “当时我就觉得不对,他跟我解释,学校放假了,账号是财务处一位老师的。”王先生说。

  今年5月份,王先生带着女儿到浙师大国际派遣生项目负责老师那里签署了培养协议,把剩余的7.5万元费用打给了杨某。

  8月5日左右,王先生收到了女儿的录取通知书,可他介绍的几个也去报名的朋友都没收到,王先生觉得奇怪,就去学校打听,这才发现问题,“老师说没有收到我女儿的录取材料,因为我女儿的学费没有交。”

  经过对比,王先生发现,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和真的并不一样。

  自称浙师大老师

  其实早被辞退了

  让王先生郁闷的是,除了自己女儿以外,他还介绍了几个朋友给杨某。

  “加上我女儿,一共有5个人,都是他(杨某)带我们去办手续的。”王先生说。

  杨某今年32岁,说话做事很有礼貌,也很细心、热情,自称是老师,带王先生等人去浙师大,“在学校里,其他老师对他也都很熟悉的样子,我们对他就没有怀疑。”

  说到这,王先生无奈地笑了:“我们几个朋友还说杨老师人真不错,准备请他到温州来玩一趟呢,谁想得到啊?”

  发现被骗后,王先生和几个朋友立即到婺城区公安分局新狮派出所报了案。

  “我们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前后共有10位家长上了杨某的当。”办理案件的郭警官介绍,8月15日,杨某被抓获。

  据警方了解,2006年,杨某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确实被学校聘为辅导员,不过2010年就被学校解聘了,之后,杨某就一直在外做一些体育培训工作。

  骗来的百万余元

  他用于购买游戏币

  从一开始,杨某给的银行账号就不是学校的,家长汇的钱,都到了杨某手上。

  警方统计,杨某骗来的钱,起码有100多万元,本该交给项目负责老师的,但都被他购买游戏币了。

  “我一共联系了十多位家长,但我只把真的账号给了其中一位,”杨某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要拿到一份真的录取通知书,这样才能仿制出假的。

  本来录取通知书是通过邮政直接寄送给学生的,杨某为拿到这张通知书,特地找项目负责老师撒了谎,说那个学生是他外甥,帮他拿录取通知书。

  拿到真的录取通知书后,他马上找人仿制了10本假的,寄送出去。杨某就这样利用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一步一步完成了行骗计划。

  目前,杨某已被婺城区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对于像王先生这样的家长来说,钱被骗走事小,他们更关心的是女儿的就学问题。

  “我女儿有二本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报名时各种手续都是办过的,也符合学校的标准,”王先生说,目前学校同意让这些学生先就读,“其他后续的事情,我们准备找律师之后再看。”

  通讯员 吴波锋 郭宪奇 本报记者 朱丽珍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热线 j0006 “国际派遣生项目”是真的
“浙师大老师”是假的
2014-08-19 3589991 2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