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q0005版:今日下沙·大学城

同学父亲急需输血
两百师生挽起了袖子

  得知一同学的父亲突发肝衰竭,手术需大量用血,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两百多名师生集体来到献血大巴旁,挽起袖子献血。同学们的热情感动了家属和在场的医护人员。

  王俊杰是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班学生,今年大二。他像其他学生一样,性格开朗,思想进步,但不久前,家里一个电话告知他父亲突发肝衰竭,手术需大量用血,家属捐献后仍远远不够,这让他很痛苦。

  于是,王俊杰开始寻找帮助,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学朋友,开始通过QQ、微信求助,但是影响力远远不够,于是,他又去找老师。

  闫肃老师得知王俊杰父亲的具体情况之后,在微信平台上发送了求助信息。这名辅导员的一条微信,让学校各学院转发和关注,同学们很快得知了王俊杰的困难。

  经过商定,学院两百多名师生决定集体为王俊杰的父亲献血。

  献血大巴外,人头攒动,师生们聚集于此,有的已经献血完毕拿到了红色献血证,有的仍在排队等待献血。

  陈香竹,大一,是一名瘦弱的女孩,这次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献血。轮到她献血了,看到鲜血从男生体内抽出,她心里有点发怵,“平常看到血都有些怕,更何况从自己体内抽血。”

  已经抽完血的同学走上前来轮流鼓励她,让她渐渐放松起来。她挽起袖子、闭上眼睛,很快,完成了300毫升的献血。她睁开眼睛笑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胡老师说:“王俊杰很孝顺。这场献血接力,师生传递了善良和正能量。”

  据了解,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来献血。在咨询了医生后,女生决定每人献300毫升,男生每人献400毫升。仅一天的献血量就达到了20000cc。共有213位师生提供了帮助,用爱心搭建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王俊杰对此十分感动:“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获得如此大的关爱,谢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本报记者 林晓莹 实习生 刘菲

  通讯员 沈月/文 章纹嘉/摄


钱江晚报 今日下沙·大学城 q0005 同学父亲急需输血
两百师生挽起了袖子
2014-10-21 3660496 2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