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8版:余杭生活

那些年,发生在老余杭的那些事儿

  干部南下,接管余杭

  作为杭州的重要军事门户,余杭周有百丈、幽岭、独松三关,解放前是国民党的重点区县之一。1949年5月19日,一批来自山东的南下干部抵达余杭县城在城镇,刘敬宗就是其中一位。

  在听取了上级领导的介绍和指令后,同志们对余杭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在接下来的讨论研究中,他们决定迅速接管余杭旧县政府。由于解放战争的影响,当时的旧县长白冲浩及其他旧职人员早已做好了交代的准备。双方见面后,白冲浩恭恭敬敬地向南下干部交代了余杭县的政治、经济等情况,并且递上了主要的档案材料。从此,旧县政府反动统治的日子结束,余杭人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接管余杭的安民告示贴出后,全县人民欢呼雀跃,“拥护共产党、拥护毛主席、拥护人民政府”的口号在群众间迅速传播开来。

  “很快,浙江省委和临安地委批准成立了中共余杭县委。那时不设常委,只有书记和委员”,刘敬宗娓娓道来:“魏鉴清任县委书记,袁浩任县长,李茂生任宣传部长,刘泽民任民运部长。”根据当时的工作需要,县委决定让刘敬宗在担任组织部长的同时,兼任县青年团主任和闲林区委书记。

  北方干部南下,这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对同志们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气候也不适应,据说当时很多同志都得了疟疾。另外就是仍在蠢蠢欲动的国民党以及土匪、地主恶霸的残余势力。他们四处叫嚣着:“消灭山东佬,蒋介石八月半回来吃月饼”,以此来威胁南下干部,企图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

  面对激烈的阶级斗争,南下干部高度警觉,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坚定地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同心协力,团结战斗。他们顶恶浪、战疾风、深入群众,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好多同志生了病还依然奋斗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县委书记魏鉴清和之后调来的副书记祝岐耕不仅关心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还经常到民间探访,关心百姓的疾苦。

  领导的好作风为基层干部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进一步鼓舞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当时就有百姓不断称赞:“共产党的干部真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不怕苦、不怕累、办事公道、大公无私、说到做到,我们坚决拥护。”在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里,全县的贫下中农纷纷被发动,上下一条心,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腥风血雨,难忘英烈

  说起宝塔山烈士墓,刘敬宗至今刻骨铭心。因为那里埋葬着他的两名同志——王守存和沈化贞。

  1949年7月,天气久雨不晴,但同志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工作。7月15日,县委召开区、乡干部会议,传达上级指示,布置下一步的剿匪反霸斗争任务。西社乡党委书记、指导员王守存和乡长沈化贞也参加了会议。三天后,会议结束,为了能够及时将会议精神贯彻下去,王、沈二人不顾风雨,坚持回乡公所。

  然而,第二天一早便传来了他们遇害的消息。两个土匪暗藏枪支,伪装成通讯员,借向乡政府汇报情况之名,突然向他们开枪。噩耗传来,县委书记魏鉴清、县长袁浩等立即带领机关干部前往西社乡。由于连日大雨,道路早已被大水淹没,大家就设法雇了两只小船,急速划到了乡公所。现场的一幕令所有人悲愤不已:沈化贞同志倒在血泊中,已经没有了气息;王守存同志躺在地上,也是奄奄一息。大家立即兵分两路,一边将沈化贞同志的遗体送到四明会馆,一边将王守存同志送往医院抢救。可是由于伤势过重,王守存同志最终还是跟同志们永别了。

  王守存同志牺牲后,他的遗体也被运到了四明会馆。第二天,追悼会在四明会馆举行,由刘敬宗念追悼词。会上,同志们个个义愤填膺,立誓要为两位牺牲的烈士报仇。皇天不负有心人,时隔不久,在仓前的剿匪反霸斗争中,杀害王、沈二人的凶手就被我方同志当场击毙。

  在当时的环境下,明枪暗箭简直是家常便饭,不断有同志流血受伤,甚至牺牲。但恶劣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同志们斗争的步伐,他们临危不惧、沉着应战,这也使得战事连连告捷,广大群众无不称好。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下,同志们栉风沐雨,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以及土匪、地主恶霸等彻底肃清,社会秩序得到安定,这为后来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民主建政建党、三大改造等十大任务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习著作,思想引领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培养、教育干部的实践活动,历来是我党的工作重心。而这一重心在南下干部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1949年,以魏鉴清同志为书记的五个县委成员,带领全体南下干部,在发扬沂南县委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组织阅读、学习了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内容的十余本经典著作。

  当时的具体组织方式是:对区乡、县科级以上的干部,要求以自学为主,过组织生活时再开展集体座谈,同志们各抒己见,对有些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的学习研讨;之后,县委领导作学习辅导报告,介绍同志们的学习心得,交流体会,启发和引导大家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一些南下干部,尽管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但学习的热情却无可比拟。好多同志还自费购买相关书籍,除了在机关学习,下乡出差也随时把书带着,一有闲暇就拿出来阅读。

  1949年7月至9月间,县委先后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共5期,参加学员多达1220余人。此后还举办了专门针对农会、青年团、妇联、文教、人武干部的各类学习班共11期。9月份又成立了以整党、建党为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业余党校。每期学习班都由县委书记魏鉴清、宣传部长李茂生和组织部长刘敬宗共同负责,讲课的内容主要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论著与当时的具体形势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学习、教育和训练,绝大部分的干部都在思想觉悟上有了很大提高。基于学习成果的考评,县委还对表现突出的积极分子进行了表彰。

  “那时我们学习了这些论述,联系对照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感到很有教育意义。大家觉得心里亮堂了、境界宽了、看得远了、方向明了,干革命的自觉性也高了。”刘敬宗在回忆时说道。

  一段风雨兼程的岁月,一个励精图治的年代,有血有泪,感人肺腑。这些记忆,镌刻在刘敬宗的脑海里,也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刘红 傅艺 葛玲燕 整理


钱江晚报 余杭生活 y0008 那些年,发生在老余杭的那些事儿 2014-11-07 钱江晚报2014-11-0700013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