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g0006版:淳安生活

从歧途到正路的阳光驿站

县司法局青溪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成绩斐然

  “姜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换工作了,一个月2500底薪,还有提成,谢谢你,我一定会好好干的。”一走进青溪司法所办公室,小洪就滔滔不绝起来。

  小洪是青溪司法所2个多月前接收的一名社区服刑人员,因多次撬开路边“摇摇车”、汽车等进行盗窃被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作案被抓获时还未满十八周岁。第一次来所里报到,小洪坐在椅子上抖着腿,要么抬头盯着天花板,要么低头看手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司法所工作人员宣布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时,也不耐心听,态度很恶劣。

  “十八岁的花样年纪,可不能再犯错啊,否则会毁了他自己的”。司法所决定抽出时间对小洪进行走访,走访中得知,小洪的母亲原先就因为心脏问题动过手术,前几个月因为小洪犯案被抓,母亲心脏病突发含恨而去,家中只剩下老实巴交的父亲以及一笔债务。

  沉重的事实让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免担忧,但同时更相信,每一个孩子,哪怕他表现再得混沌不羁,内心都有纯真善良的一面。因此,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小洪的动态格外关注,经常单独与其进行走访谈心,终于以当下正火的电视节目《变形计》为突破口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谈母亲,谈父亲,谈自己的过错与悔恨,谈学业,谈法律,谈自己未知的未来,慢慢的,他的心终于沉下来,他的眼睛敢于和工作人员对视,他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第二个月,小洪告诉工作人员他找到了工作,在网吧上班。司法所工作人员向他表达了祝贺,但同时也对网吧杂乱的环境,不利于顺利开展矫正表示了担忧。怕这个稚嫩的少年再一次被诱导走上歧路,工作人员便想着帮他找一个稳定且能够利用他长久发展的工作。看到当地一家电子企业在招工,而且正好是小洪所学的专业,便鼓励小洪去应聘,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社区矫正是针对罪行较轻、危险较小的四类罪犯,在社会上整合社会资源,进行管理、教育、改造的服刑方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感觉到,很多矫正对象都跟小洪一样对自己所犯的错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法律判处的罪名和刑期不能接受,对司法相关部门和社区矫正工作有抵触情绪。司法所工作人员讨论一致认为,要更有效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首先要突破“心墙”,架起“连心桥”,取得矫正对象的理解和信任。在社区矫正这个特殊的人生驿站里,给他们阳光,给他们扶持,让他们能够走上正途、回归社会、回归家庭,不再做与社会对抗甚至伤害社会的事。

  青溪司法所逐步建立了社区矫正对象走访、谈心工作机制,采取“半月一谈”和“走访多谈”相互补充的方式,和矫正对象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推心置腹谈生活、谈法律、谈工作、谈未来等等,了解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进行就业指导,让矫正对象感觉到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法律,而且人性关怀。

  矫正对象徐某,因私自驾船在千岛湖水库下网捕捞鲢鳙鱼515公斤,以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5000元。刚接受社区矫正初期,她抵触情绪明显,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不应该受到这么严重的处罚,另一方面,自己被判了刑,感觉在家人、在村民面前都抬不起头。工作人员便经常和她话家常、唠唠嗑,时不时讲讲切身的法律知识和案例,慢慢的她笑脸多了,爽朗了,生活态度也积极了,夫妻俩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平时遇到大小事总爱打电话给工作人员说说问问,还自觉配合当地镇政府的“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工作。

  “每一个初次走进这里的人,背负着黑暗的过去,内心都交杂着无助、悔恨、迷茫、害怕、怨气等各种情绪,我们的工作就是用阳光照亮未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克服困难,理顺思路,充满希望地走出去”。青溪司法所所长姜芊这样介绍他们的工作。目前,淳安县司法局青溪司法所有在册矫正对象28人,青溪司法所就像这28人的阳光驿站,很多已经解除矫正的人也会经常打电话来,或聊天,或咨询,在这个阳光驿站里共享人性温暖,共绘和谐画卷。 姜芊


钱江晚报 淳安生活 g0006 从歧途到正路的阳光驿站 2014-11-07 3680153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