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上,最后一位摆渡人
占露
1865年,位于京杭运河杭中线的三家村渡口建成了。作为农渡的三家村渡,河面宽度长达120米,连接崇贤街道和仁和街道,两岸居民买卖、探亲、出游、工作,往来之间靠的就是河面上几只小小的渡船。而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曾经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渡口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船舶,独来独往,上面坐着运河上的最后一个摆渡人——马国良。
马国良半生摆渡生涯
马国良今年46岁了,初中毕业后就进工厂打工,24岁那年村里招渡工,他去应聘最终被录用。怎么会想到当渡工呢?照他自己的话说:“这船总得有个人开。”然后他自学开船,三年内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于是,他被正式任命为运河渡工。就这样,一晃22年过去了,马国良也为村民们摆渡了半辈子。
在马国良的船舱窗户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是用圆珠笔写的三个歪歪扭扭的“忍”字。马国良说在运河上船流量大,大船多,在这里开船要尤其小心,注意安全。“开船要慢要稳, 要让大船,我们小船毕竟比不得它们。倒船更是要注意安全。”除此之外,有时还要忍受脾气不好的乘客,“有些人坐船多等了几分钟就要骂的,但我也没办法,碰到船队的话,没半个小时是开不了的。”
从河这边到对面,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摆渡一人单次一元,带自行车的话加一元,摩托车加两元。工作时间从早到晚,全年无休,风雨无阻,别人阖家欢乐的春节也是马国良最为忙碌的时候。为了保证有需要的乘客能随叫随到,马国良还把自己的号码留在了渡口的警示牌上。如此辛劳的工作换来的却并非同等的回报,面对未来,马国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百年渡船,何去何从
几年前渡口的人流量比较大,摆渡的收入还算是可观的。近两年,道路交通日益发达完善,选择多了,走水路的人就少了,马国良的收入也大幅下降。妻子李菊花补充道:“以前村里人是坐船到河对岸买菜的,但现在西边建了一个大型物流,大家都不去对面买菜了。再加上今年新桥开通了,很多人都从桥上走,不坐船了。”马国良现在的月收入去掉柴油费,不到2000元。从自身情况出发,他意识到以渡养渡的方式已难以延续生存。
面对未来,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热爱这份工作,三家村渡口没了他也不成。今年上半年,马国良被查出肝癌早期,五六月份做手术,回来休养了两个月。为了满足村民们的渡河需求,村里又另配了一名渡工,但由于技术不过硬被退了回来。马国良在病好后重回岗位,他说:“有驾驶证才能开船,我每隔几年就去考一次,这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微薄的工资又让他捉襟见肘。妻子在纺织厂帮厨,工资也不过一千出头,夫妻俩的收入实在是难以供养女儿读书和马国良每月上千药费的开支。说到将来他毫无头绪:“马上要换船了,等新船来了再说吧。”
在马国良接受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周末明媚的午后,渡船只迎来了无数不多的几名乘客。对于运河上最后一只渡船也可能消失的情况,村民们的反应不尽相同。陈先生和商小姐是一对年轻情侣,商小姐对乘船情有独钟,“我已经坐过很多次了,但我男朋友没有坐过,这次是为了让他体验一下,既便宜又好玩。如果这条船消失了我会很失落的,无论如何留条小木船也是好的,不是距离远近的问题,而是渡船承载着我的许多回忆。”杨先生一家三口渡船是为了去对面的秀山美地游玩,妻子沈女士对乘坐渡船并不热衷,她说:“想要感受坐船的话去公园就好啦。我觉得摆渡不是很安全,我更喜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