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医二院145岁生日
新书《相信》首发,医院38位老医生讲述医道传承的故事
本报记者 丁颍鹃 本报通讯员 方序
昨天,浙医二院举办145周年生日庆典,与其说是一场热热闹闹的生日聚会,不如说是一场答谢会,鞠躬致谢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的医务人员,感谢信任医生的患者。
新书《相信》首发
讲述38位老医生的故事
上午9点左右,参加庆典的客人陆续抵达会场,距离庆典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大家都在低头翻看医院赠送给来宾的一本书,书名叫《相信》。
这本书刚刚由浙江日报集团旗下的红旗出版社出版。书中讲述了建国后,在医学上有很高建树的38位浙二名医的故事,他们中有在国际上最早发现三个与大肠癌相关新基因的郑树;攻克“胰肠吻合口漏”世界难题,改写世界外科器械史的彭淑牖;把良心放在心里研究一辈子心脏的赵易……都是医德和医术同样高超的老医生。
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如今也有70多岁了,有些已经不在人世,多数已届高龄仍坚持出诊,进行学术研究。
昨天的庆典上,书中的很多医生主角也来到了现场,郑树教授作为嘉宾,把这本书作为礼物,赠送给了今年新加入浙二的新员工,希望年轻一代传承145年的理想和信念。
“虽然现在的医患关系看起来并不尽如人意,但我们浙二人,仍然应该相信理想和信念,仍然应该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美好的关系。”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新书取名为《相信》也是这个原因。
28位老专家获杰出贡献奖
白发前辈拄着拐杖上台领奖
这场3个多小时的庆典礼,颁发了3个大奖:
一个是临床新技术擂台赛颁奖,8项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和意义的临床新技术获得表彰。
浙医二院王建安院长领衔的心内科心脏治疗瓣膜团队,开展的“经导管心脏瓣膜修复术”,获得了一等奖。作为国际领先、国内首批、浙江率先开展的技术,推动了国内心脏瓣膜介入治疗的发展。
第二个是国际合作奖,颁给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里根医学中心、德国心脏中心、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泰国亚太国际大学等合作伙伴们。
获奖人数最多的一个奖是杰出贡献奖,颁给了28位白发苍苍的老医生,他们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有很多年过八旬依然还在临床一线工作。
外科专家彭淑牖,是其中一位获奖者。今年已经83岁的他依然像普通医生那样每天工作10多小时,他发明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国内外有600多家医院在使用。
同样已经83岁的宋作珪,是浙二内分泌科和风湿免疫科的创始人,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晚上还满腔热情写糖尿病的科普文章。
还有神经外科专家吕世亭,15岁时当了卫生兵,如今82岁了,每周一上午还会在浙二名医馆里等候前来就医的病人……
昨天,当这些白发苍苍的前辈走上领奖台上时,台下的年轻医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幕,很动人。
“90度鞠躬”铜像揭幕
一老一少演绎尊重与爱
到浙二看病,大家会在很多场合看到一张老照片:广济医院老院长梅藤更查房时,一位小病人向梅藤更鞠躬致意,梅藤更回了一个90度的鞠躬。
一老一少、一医一患,这张相互鞠躬行礼的照片,在网上一度转疯了,如果那时有“荷赛”、“华赛”奖金,相信这张照片肯定能得金奖。
以这张照片为原型的雕塑,如今就立在浙二门诊大楼门口,是杭州著名房地产商宋卫平出资捐建的,雕塑是铜制的,跟真人差不多高。虽然雕塑完成已有一段时间,但直到昨天才正式揭幕、亮相。
庆典现场,播放了一段视频,院长王建安说了这么一段话:浙医二院145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爱”,从广济人到浙二人,当我们面对患者的时候,我们始终在想:我们能不能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尊重,得到充分的爱。
本报记者 丁颍鹃 本报通讯员 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