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张雪峰
面对如潮质疑,极草和隐身在它背后的操盘手张雪峰仍沉默如山。
极草和张雪峰的底气来自消费者的人民币投票,根据ST贤成的重组公告披露,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青海春天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3.2亿元、12.68亿元、21亿元和10.69亿元,近三年的净利润均在2亿元以上。
但在记者从青海西宁到互助、再到兰州,探访极草的过程中,双面人的感觉却尤为强烈。一方面其官网上宣传的各种荣誉大多疑似山寨,其广告宣传也难逃夸大质疑;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家由强烈企业家精神推动创业的成功企业,在西北小城互助,极草更已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明星企业。
前文有所述及,公司官网上,宣传公司创始人张雪峰所获“国际健康成就奖”,以及官网所称青海春天和张雪峰曾荣获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等单位联合颁发的“中国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中国自主创新领军人物”等奖项,实则是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所颁,细究之下,有过度宣传之疑。而公司的广告称冬虫夏草含着吃,宣传找到了冬虫夏草极致吸收的方法,也一直饱受夸大宣传功效的质疑。
但另一面,张雪峰的毅力和耐力则令人称道。如今的准上市公司青海春天,当初只来源于张雪峰头脑中的一个梦想,堪称是一个正能量的中国梦实现版本。为这个梦想的实现,张进行了长期的投入,从2001年不断摸索,到2004年对冬虫夏草进行研发,再到2007年建厂,2008年投产,2009年通过药品GMP认证……多年的投入,在一般人看来难以承受,但张雪峰却坚信他一定能成功,在寒冷的西北小城建起了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并通过央视的大量广告投放,使其一手打造的极草品牌在质疑中家喻户晓。
非常遗憾,虽然经多方努力,青海春天和张雪峰均以处于上市缄默期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记者从而也无从得知这位操盘手面对质疑的真实想法。但未来变身上市公众公司的青海春天,不仅要对消费者负责,也需要对股东负责,而消除疑问和质疑的最好方法是坦诚的交流,开诚布公地向公众舆论展示其实际内在,张雪峰和青海春天,是否已做好了透明的准备? 本报记者 陈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