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多斤黑枣难销售,陕北一位村会计来杭吆喝
虽然卖相不好,但品质真的不差,老王想请大家多多光顾
这些枣,是25位留守老人一年的心血
本报实习生 郑仰中 本报首席记者 李阳阳
陕西神木县,素有全国第一产煤大县之称,曾因为“全县医疗免费、15年教育免费”而一举出名,不过那里并非处处产煤,比如神木县南部的马兴庄村就很贫穷。
昨天,马兴庄村会计王东飞打进了钱江晚报96068热线,他说从老家运了一批当地的特产黑枣,在杭州销售遇到了难题。
王东飞特别强调,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村里25位留守老人,这些黑枣都是老人们忙了一年的成果。
昨天,钱报记者也电话联系上了马兴庄村所属的神木县沙峁镇办公室,负责人刘主任证实两点,马兴庄村确实很贫穷,王东飞为老人卖枣的行为也是真的。
2万多斤黑枣难销售
陕北村会计赶到杭州来吆喝
杭州曙光路世贸中心,有一个年货展,王东飞的黑枣摊位就在那里。金边眼镜,褶皱的夹克,王东飞一脸憔悴。摊位上摆放着几十个编织袋,里面都是晒干的黑枣。上面还有一块很大的塑料布,背景印着陕北高原和窑洞,还有一行文字“村会计老王携介绍信与2万斤黑枣赴杭州求助,浙江世贸中心免费提供场地并帮助宣传促销,承担爱心接力第一棒传递社会正能量。”
王东飞告诉钱报记者,这2万多斤黑枣都是村里25位老人忙活一年的收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委会也就我一个人坚守。我们这个枣子是我们村老人自己手工加工,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全天然的绿色产品。”
王东飞说,种黑枣是村里的老传统,村边上的枣树林有300多亩。枣子是老人用牛车从山上拉下来的,有些地方牛车到不了,就一筐筐靠人力背下来。村子离最近的公路有8公里土路,每次他要带领着老人用人力三轮车把枣子拉到公路上再进行装运。2万多斤的枣子,就算全村所有的留守人员都出动,老人们也要拉上十几趟。
但是,每年枣子丰收了,老人却为枣子的销路发愁。从2013年起,王东飞开始想办法把村里的黑枣拉到沿海城市销售,曾经去过宁波、上海等地。宁波、上海等地多家媒体都报道过王东飞卖枣的故事,2013年5月,宁波市林业局等部门还帮王东飞邀请媒体帮忙。
连线神木县
老王卖枣属实,当地确实比较穷
为了进一步求证,昨天钱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神木县相关部门,证实王东飞为村民卖枣的情况属实。
神木县委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神木县确实有沙峁镇马兴庄村这样一个地方,由于远离北部的产煤区,所以这里的经济一直上不来。
随后,神木县委新闻中心又给钱报记者提供了沙峁镇办公室刘主任的电话。刘主任也证实,马兴庄村的经济一直比较落后,王东飞卖枣的事也是真的。“王东飞去年12月16日的时候,在我们这里开了证明,说是要去沿海卖枣,我们也了解了一下,是有这么一回事。”
昨天,王东飞也向钱报记者提供了这份证明,手写的:“兹有我镇马兴庄大队王会计带领村民致富,前来贵地做枣馒头情况属实,给予帮助。特此证明。”落款为神木县沙峁镇人民政府(红章),时间2014年12月16日。
对此,王东飞还解释说,做枣馒头是他以后的设想,“把枣子打成粉,做馒头,就可以彻底解决黑枣以后的出路了。”
黑枣是老人们辛苦一年的成果
老王想请杭州市民多多光顾
2月2日,王东飞带着黑枣来到了杭州,这是他第一次来杭州。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王东飞说他遇到了很多好心人。
“在宁波认识了一个姜老师,杭州的摊位是他帮我联系的,而且主办方听说了我的情况,把摊位给我们免费使用。后来又认识一个史老板,他免费帮我拉了800多斤黑枣,到他在吴山广场的一个摊位上卖。”
和王东飞一起出来的,还有两个村民,为了省钱,路上装货、卸货都是他们三个人干的,不过,王东飞认为这些不算苦,他现在最着急的还是枣子的销路。
“到目前为止,2万斤只卖了不到1千斤,眼看就要过年了,枣子卖不出去的话,我真的不知道,回去怎么跟老人们交待。而且杭州的天气比较潮湿,如果不能够尽快卖出去,黑枣会受潮变质。”
钱报记者也注意到,王东飞的黑枣没有什么包装,看起来很粗糙,而且很多枣子被压变形了,卖相不好看,8块钱一斤,光顾的人寥寥。
说起这个,王东飞很委屈。“农村人自己做的,真不会怎么包装,只用了编织袋包装,但其实黑枣对人身体很好的,可以泡酒喝、泡茶喝、也可以直接吃。”
钱报记者也尝了尝王东飞的黑枣,虽然不好看,但吃到嘴里真的很甜。
有需要的市民,不妨去看看,也算是帮王东飞和村里的老人们一把。
王东飞摊位的位置——
曙光路122号世贸中心5号馆58、60号摊位,也可以去吴山广场34号摊位上购买,或拨打王东飞电话:15596515492直接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