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钱报托大家帮忙找的老先生,寻到了;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反复强调举手之劳
举手低头就能做到的
为什么不做呢
这一做就做了五六年,小刷子、小铲子、毛巾、自制铁簸箕,是他必备装备
钱报和阿里公益联手的“最美浙江人基金”奖励他2万元,欢迎大家提供更多正能量线索
本报记者 黄莺 段罗君/文 林云龙/摄
我们很欣喜,仅仅24小时,就找到了这个温暖了一城人的老人。
我们很欣慰,因为昨天有太多读者给我们打来电话:有些人认识他,是他的亲戚,或者邻居,告诉记者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他当过兵,做过38年的后勤工作。
但更多是不认识他、但是记得他的人,每个人都说出了一个关于老先生印象深刻的故事,很多都是老先生捡垃圾或者清扫车厢的事。
他们印象中的老人,总是这个样子:每天都背着一个“巨型”布袋,袋里装着一把刷子、一个簸箕和几个干净的垃圾袋;他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看到杭州这么美,我决定做一辈子好事。从小区到公交站有条100多米长的路,他默默清扫了6年,连泥地上的石块都用土办法固定住,防止石块移位。
老人姓金,今年82岁,现在住在滨江。仔细听了他一个下午的故事,发现每一件都是小事,但钱江晚报和阿里公益联手的“最美浙江人基金”将给予老人2万元的奖励,就因为老人这一天天坚持下来的举手之劳。
每次捡垃圾他都要单膝下跪
“我82岁了,能走能蹲,有资本做好事”
金老先生的头发已经都白了,但是腿脚特别灵活,他和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就是举手之劳,真没什么。真不用写。”
他说,人生有几个82岁,我再不做好事,就来不及了,我能蹲能站能跑,健健康康的,有资本做好事,“要是有些老人60岁,走路就颤颤巍巍的,那是想做好事都没得做了,我这样做了事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问他:“行进中的公交车上怎么捡垃圾的,不怕摔倒吗?”
“我一只手牢牢扶住栏杆,一条腿跪下来,拿另外一只手就可以打扫卫生了。”老先生扶着身边的凳子做了一个他在公交车上重复了无数遍的动作,“这样不怕摔。”
这个单膝下跪的动作,老人做来自然无比,笑呵呵的,但突然就让坐着采访的记者坐不住了。
车厢里的呕吐物他也会去擦
“我也恶心,但我擦了,大家都觉得干净了”
老人乘坐公交时有个很大的背包,是老伴用旧衣服改造的,里面装了很多小工具:一把小刷子,如果是碎小的垃圾,可以扫;还有个小铲子,遇到口香糖这样扫不掉的顽固垃圾,可以铲;还有一个自制的铁片小簸箕。
那还有三四条毛巾是做什么的?“好多人不习惯坐车,要吐的。有一次我坐车到汽车南站,正好有人吐在下车的台阶上,一塌糊涂,我就先用纸巾擦干净,再用随身带的小手帕擦。不然大家下车要滑到的。”老人做了一个走路会滑到的动作。
老人说,一开始他都是用小手绢擦这些普通人看见都会躲的脏东西,但是打扫过卫生的手绢太难洗,他就换成了毛巾,“旧毛巾打扫了卫生就直接可以扔了,新毛巾拿回家洗洗还能再用,环保!”
“这么恶心的东西,您也打扫?”记者问。
金老先生这样说:“人家吐在地上,我看着也恶心,有时候自己都想吐,但是我擦了,大家就觉得干净了。”
“我打扫时,也遇到过有人捏着鼻子走开。我的手脏,但是心干净。也有人说,这个打扫车厢的活,自然有保洁员会做的。我告诉他们,我是我,他们是他们,我动动手就能做好,为什么要等车子到终点休息才打扫。”
老人家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
曾经从车上捡出两大袋垃圾
“我没想叫人家捡垃圾,只希望大家文明出行”
记者向老人说起别人对他的印象——比如程大姐每天上下班都乘坐公交195路,经常能在车上遇到老人,在她的印象中,老人每次上车来都会背一个很大的布袋,“至少长宽都有50公分,特别扎眼,开始我还想不通,为什么要背那么大的袋子。”
程大姐说,老人在公交车厢内捡垃圾,无疑是给乘客们上了一课:随手在车厢内扔垃圾的,脸上写满羞愧;有人默默地将刚丢在座位下的垃圾,捡了起来。
即便如此,老人却从不“倚老卖老”,早高峰期间车厢内人特别多,每次有年轻人给他让座,他总是婉言谢绝,说年轻人上班更辛苦。
听到这些,老人只是笑着摆摆手,在他看来,这些真的只是一件小事。
老人说,前天他就在195路车靠近门口的位置,看到有堆东西,“不知道是孩子的大便还是呕吐的,踩得到处都是。我就让他们脚抬抬,我来擦。”当时也有几个小姑娘在拍照,老人说,估计就是这几个小姑娘让他被“全城通缉了”。
从滨江坐公交到凤山门,和几个老牌友去打牌,是金老先生每天的行程。五六年里,每一天,他都在车上做着一件件小事:看到车上的垃圾桶太破旧了,他也会买来新垃圾桶。
这样的举手之劳做了多少年?老人摇摇头,不记得了。他记得最脏一次从195路车上带下来满满两垃圾袋的垃圾,他困惑,车怎么会变成垃圾箱呢。
女儿也曾说过他,不要再捡垃圾了。他笑眯眯地和记者分享小秘密。“我一边点头,一边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我从来不要求任何人和我一样,可以低下头捡垃圾,我仅仅期望大家不要随便吐痰吐东西,要文明出行。”
他挺欣慰,有妈妈带着孩子,看到他捡垃圾,就自觉把垃圾捏在手里,带到车下扔,“这样就好了。”
“我1963年从部队转业来杭州,就觉得这个城市怎么这么美,我一定要让这个城市更美。我举手低头能做到的,为什么不做。”
当你看到这样的“举手之劳”,不妨和金大伯一起举举手
“他跪下来扫垃圾,他弯下腰擦别人的呕吐物,他把杭州的环境当成家来爱,点滴善念,汇聚成河。感动,还是感动。”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这样评价老人,期望2万元“最美浙江人”奖金能让经年累月付出的老人,也感受到社会的暖意。
同时,钱江晚报和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也期望大家提供更多线索,寻找身边这样成年累月做着举手之劳的好心人,比如有个读者就提到,京都苑附近有个好心阿姨常常擦拭运河边供休息用的公共长椅,如果您也知道这样的好人,请记得联系我们:热线96068转1。如果遇见这样的“举手之劳,年轻人不妨学学金大伯,一起“举举手”把这些小事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