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热点·李光耀逝世

从警惕到合作与发展

新加坡为何是最后一个
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

  分析

从警惕到合作与发展

新加坡为何是最后一个

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

  据了解,李光耀迄今访问过中国大陆33次。李光耀1976年5月就来过中国,新加坡却直至1990年才与中国建交,成为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

  今年恰是中新建交25周年。中新关系一直倍受双方重视,特别是李光耀,和历届中国领导人也都有过深入的交流,国内也有学者称其是“西方认识中国的领路人”。

  而新加坡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利平眼中,某种层面而言,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推动者之一,“当时很多投资中国的海外华人都来自新加坡,两国间通过新加坡在国际上的特殊角色,给当时的中国以更多的发展机遇。”“我国每年也都会定期派出干部赴新加坡进行学习培训。”许利平介绍。

  “对于李光耀,我首先从他是一位华人的角度来理解的。”宋鲁郑觉得,新加坡又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社会,所以一直以来,这都在各个层面对中新关系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但并不是一开始,李光耀就对中国就有这么高的接纳度。“实际上李光耀一开始对中方是存有戒心的。”许利平告诉记者,为了维护新加坡政权,一直倾向美国的李光耀对东南亚的共产党有着警惕心理。

  许利平分析,这也与冷战及冷战遗留问题有关。

  “但这种状况在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后,李光耀对中国的态度逐渐有了明显转变。”许利平说,这也是基于后期李光耀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对世界的积极影响逐渐扩大,所作出的转变。

  宋鲁郑也认为,李光耀思想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变了,“首先是改革开放期间,他给邓小平提出的建议很多都被采纳了,双方有很多一致的观点。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没有向东南亚国家传播价值观,没有对新加坡的政权构成威胁。”

  “他的去世不会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宋鲁郑表示,近年来,中新两国之间一直有着很良好的合作与互动,这种模式也将继续下去,“李光耀很睿智,对中国模式持肯定态度,也很看好中国的发展。”

  在两岸关系上,李光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宋鲁郑认为,他的去世,让两岸交流失去了一位很有份量和权威的人。不过,宋鲁郑和许利平这两位专家都认为,中新关系不会因为李光耀的去世而消退,反而还将更为深入。

  本报记者 陈伟斌


钱江晚报 热点·李光耀逝世 a0004 新加坡为何是最后一个
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
2015-03-24 钱江晚报2015-03-2400007;3825167 2 2015年03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