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y0004版:余杭生活

用艺术为生活写真

许恩真:余杭线塑一枝花

  从事钢琴教育38年,退休后专注于手工编织,在许恩真的艺术工作室里,满园的鲜花永远娇脆欲滴,小鸡啄食、喜鹊闹梅的场景更是让整个空间都充满生趣。将传统编织打造成一门新的造型艺术,这是许恩真的编织梦想,同时也是她“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真实写照。今天,笔者就带您走进民间艺术家许恩真的世界,聊聊她与线塑的故事。

  外婆的线织很厉害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恩真的编织功底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练成的,溯其本源,还要从她的外婆说起。

  “外婆的线织在当时就特别受欢迎”,许恩真介绍,自己从小就在外婆跟前看着她编织各种东西,没想到一根细线竟如此神奇:外婆把它们编织成台布、窗帘、枕套等各种生活用品,来做客的邻里街坊们看见了纷纷赞不绝口。

  之后,母亲沿袭了外婆的手艺,许恩真的编织技术绝大多数也是从她那里学来的。可是母亲的想法是,编织乃家庭主妇的工作,她希望女儿能学习一些“大本事”。于是,学钢琴、教钢琴便成了许恩真青春岁月里的主打歌。

  退休后重拾“旧爱”

  1992年,许恩真从余杭高级中学音乐老师的岗位上退休。退休之后的生活,她除了照顾家中的孙儿孙女,其他时间差不多都花在了编织这门手艺上。“刚开始只能说是随便玩玩”,许恩真介绍,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起针线来搞搞。记得当时还编了很多个十二生肖送给亲朋好友,大家收到了都很喜欢。

  等到孙儿孙女们纷纷进入学堂,许恩真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编织这门手艺上,并给它取名为“线塑”,意在填补雕塑艺术以线为材质的空白,使之成为造型艺术的一个新门类。

  线塑的主要材料在于线。线的种类又有很多,如毛线、丝线、蔴线、棉线、尼龙线等,具有不同的质地和色彩。线的可塑性很大,这就赋予了它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这也是许恩真将该手法取名为“线塑”的一个重要原因。

  “花开不败”的神奇

  初入许恩真的家中,第一个感觉就是她家的花真多,环顾一周后就发现,这里的花竟然能包含四季,难道许老师有一种能让花开不败的药水吗?别着急,把眼睛再凑近一些,或者用手去触摸一下,你便知道了其中的玄机。

  接着进入许恩真所说的“地下室”,二十余年的作品真是令人大饱眼福。看到几瓣红通通的西瓜,你会禁不住想上前咬上一口;看到篮子里新鲜的蔬菜,你会立马想拿个锅子去炒一炒。还有公鸡的啼鸣、蚕宝宝的蠕动,许恩真用她的智慧和巧手,赋予了作品灵动的生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许恩真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特别重视对线塑的传承。为此,她曾利用自己有限的退休金,给社区的下岗工人们免费开办了学习钩针技法的培训班,这一办就是八个半月。2004年,许恩真因公出访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当时她就编织了很多荷花与玫瑰送给对方。在被展出的各种艺术品中,许恩真的线塑吸引了在场众多人的目光。2014年,她又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荷兰,蕙质兰心的线塑再一次引起国际友人的共鸣。

  用艺术为生活写真

  生活中的许恩真亲近自然、热爱家乡。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她就会带上画板去郊外写生。在探索线塑的二十余年时间里,许恩真跑遍杭州的公园和花圃,以当地的秀美风景、花卉为原型,把捕捉到的美经过提炼,共创作出线塑作品三百余件。

  “第一件是克隆,第二件以后就是艺术创作。”许恩真说,早年的时候有个学生送给她一盆非洲菊,可是不久就凋谢了。她舍不得,就用线塑手法将非洲菊克隆了下来;又比如,现实当中的苏格兰铃兰草形状很小,她就用线塑将这种草成比例地放大,使之成为艺术。

  “我希望通过我的线塑向大家表达一些语言”,许恩真介绍,比如“白鹭湾之夏”是她在白鹭湾头对白鹭的呼唤;“放飞蓝天”是她对身处笼中的鹦鹉们发出的追求自由的声音……每一件作品的造型、结构、空间以及色彩均赋予了它们栩栩如生的形象,与其说是一种编织语言,不如说是许恩真的一种线塑情感。

  许恩真告诉笔者,在她心头一直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和学生们一起开办一个线塑博物馆,让大家都来了解线塑、喜欢线塑。“我现在还有很多力量!”许恩真说,虽然今年已经80岁了,但在线塑这条路上她仍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钱江晚报 余杭生活 y0004 用艺术为生活写真 2015-03-27 3825919 2 2015年03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