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2版:建德生活

老人们很自豪:“梅城还是老样子”

梅城镇获“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是杭州今年唯一上榜的名镇

  胡晓琴 胡翠萍 朱建霞 陈寅生

  近期,浙江省政府公布了两处浙江省历史文化街区和七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我市梅城镇名列其中。据了解,梅城镇是该批次杭州市唯一上榜的名镇,同时也是我市唯一的省历史文化名镇。

拥有两项省级非遗和千年历史

是该批次杭州唯一上榜的名镇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着的“浙江记忆”,集中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工作,从1991年开始,省政府先后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24处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通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公布和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弘扬我省传统民族文化和技艺,促进优秀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延续。

  近期,梅城镇被列入第五批省历史文化名镇,是该批次杭州市唯一上榜的名镇,同时也是我市唯一的省历史文化名镇。据了解,之后梅城镇将编制相关保护规划,并根据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对梅城古镇实行进一步保护和开发。此次列入,意味着梅城镇从此纳入了法定保护体系,保护开发之路将走得更稳更扎实。

  从三国东吴黄武四年建县算起,梅城已有1700多年历史,曾是古严州州治所在地。建国后,曾为建德专暑、县委所在地。

  千年历史的沉淀,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地处三江口而繁荣一时的经济和秀丽风光,让梅城镇吸引严子陵、杜牧等众多骚人墨客前来,虽经历史沧桑,却依旧留下宝贵丰盛的名胜古迹、诗词典故。 我国古代名著《聊斋志异》曾在这首次编校刻印,《水浒全传》中宋江军与方腊军拼杀时涉及的地名是在这……

  梅城还拥有三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为虾灯,本刊曾有报道,元宵节,各地是舞龙,而梅城是舞虾。由竹条和布制成的虾灯,能弓能伸,各种动作将江中青虾模仿得惟妙惟肖;二为梅城传说,流传下来的传说涉及人物、神话、土特产等多个方面,内容生动丰富;三为严漆生产技艺。严漆质量优异、色泽红艳、经久耐用,用它涂刷木器家具,光亮如镜、百年不褪,在古代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梅城是严漆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并将生产工艺传承了下来,绞漆、煎桐油、配比、上漆……荣获省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实至名归。

  熟悉梅城的老人们会说,呐,梅城还是老样子,说起时一脸的自豪。

  总府街、府前街、东门街,虽然道路两边建筑几经变化,但还保留着原来的走向和名称。三星街、市民街等,虽然街名已改,仍与以往的街道走向相吻合。正大街仍保存着原先的青石板路面。这些主要街区串联着古严州保留下来的民国邮局、范仲淹祠堂等主要历史遗迹及古建筑群落,曲曲折折的街巷中还分布着不少清代至民国的精美建筑。据统计,梅城镇现存被我市列入保护的历史建筑有77处,列为我市文物保护单位10处,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为南北双塔。

  历史文化名镇,应该是能让人看得见回忆,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的。梅城就是如此。

古城保护项目进行得怎样了

城墙、城门就地修复保护

  梅城文化底蕴深厚,它的保护和后续发展也牵动着人们的心。去年7月,杭州文保所工作人员来到梅城,开展梅城沿江古城墙的挖掘及修复工作。8月,生活刊曾报道了梅城综合保护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往梅城镇老百姓进出城的主要通道——大南门(澄清门,于上世纪60年代和另一城门小南门及古城墙一起被埋入大坝中)被挖掘出来,重见天日,不少老梅城唏嘘感叹,关心着古城发展的人们欣喜万分。和古城墙挖掘修复工作同时进行的正大街、南大街示范街建设工作如火如荼,两街旁的不少店铺逐渐换上了新装:新门窗雕刻精美生动,古色古香……

  如今,半年过去了,梅城保护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

  笔者从梅城镇相关人员了解到,长达380米的古城墙和大小南门现已完整地挖掘出,古城墙顶部宽约3.1米,标高30.5米。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部分已完成修复。和大小南门一样,修复完成后,将矗于原址,向人们展现古时面貌。梅城镇相关人员介绍,“古城墙后续保护的重点在于防水,城墙顶部将覆上混凝土,浇筑好后再铺上青石板,防止雨水从顶部渗透。”为了进一步保护古城墙,在建的沿江大坝将从古城墙外穿过,两者间留出4至6米的通道。沿江大坝将在古城墙段由原先的12米宽缩减到6米宽。

  梅城沿江大坝全程将修建2公里,至今已建成800米左右,大坝外,政府计划外抛30米修建江滨公园。目前,江滨公园一期沿江景观改造工程已完成。

  笔者在现场看到,已完成改造的江滨公园一期沿江景观带,俨然已成为了梅城百姓钟爱的休闲娱乐场所,青柳低垂江边,花朵开得正艳,朋友相携就一石块坐下聊天,儿子推着轮椅上的年长父亲休闲地散步,奶奶们带着孙子在沙池里玩耍,小年轻们咔咔咔地在美景前拍照留念。大家都感叹:“江边变化太大,太美了。”

  如古城墙和沿江大坝,经过了半年的修建,正大街、南大街示范街也换上了新颜。渐渐地褪去原先的陈旧和杂乱,沿街店铺显得愈加古朴整洁。

我市拟将申报更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让传统文化、遗迹得到保护和继承

  据了解,本次梅城镇申报省历史文化名镇是由市住建局牵头,得到市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合力支持。住建局城乡规划管理处邵炯主任介绍说,梅城镇开展保护项目,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是真真切切,有实际效果的保护,随着建德经济的发展,全市越来越重视文化保护,对全市各乡镇、村庄的走访调查工作一直未停歇,以希望发现历史文化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乡镇,开展保护。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新叶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梅城镇,中国传统村落3个——新叶村、上吴方村、李村村。邵炯主任介绍,下一步,还将争取申报寿昌镇为省历史文化名镇,及符合条件的二十多个村努力争取申报为中国传统村落和省历史文化名村。若申报成功,这将是对建德深厚历史文化的肯定,也将促进传统遗迹和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今后,市委市政府或将出台针对性的保护政策,来进一步加强保护。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2 老人们很自豪:“梅城还是老样子” 2015-03-27 3826079 2 2015年03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