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4版:财富

  为什么要做打车软件

  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和我在阿里巴巴B2B、支付宝商户事业部期间一起共事多年。2012年我们先后离开阿里准备创业。最初我们的创业设想难度太大、融资也不顺利,我就转变了思路,决定支持我曾经带过的兄弟做CEO。我出钱和他们一起想点子和打磨商业模式,我就退居第二合伙人的位置,做N+1的1。

  滴滴打车属于我们孵化的第一个项目,做一个打车软件的想法也是我和程维一起碰撞并决定的。原因有三,在中国打车难,这是大众主流的刚性需求;国外有类似的模式,英国打车应用Hailo刚刚拿到了融资,方向貌似可行,但不能完全拷贝;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手机定位距离的属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初创时坚持“四不做”

  针对对手,在早期我们坚持了四不做:

  不做黑车。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做政策风险太大的事情。

  不做加价。因为不想让产品变得太复杂,所以让对手先做,试水了市场接受度后,我们才考虑是否跟进。另外加价会被认为变相改变了价格体系,当时有强烈的反对声浪,我们担心政策风险过大。还曾有投资人建议做竞价,但平台最忌讳把产品设计得太复杂,司机、乘客都搞不懂,这样不利于大规模扩张。

  不做账户。对于乘客,付钱难不是痛点,打车难是痛点,绑卡很复杂。在早期如果我们给司机带来的收入不够多,他们不会有意愿配合,所以为了不影响扩张速度,我们暂时没有做账户。

  不做硬件。当时还有创业公司给司机送iPad,我的看法是平台公司不能用硬件做壁垒,规模是平台的唯一的壁垒。能否给司机带来优质订单是核心,硬件不是核心——如果没有订单,司机会在你的设备上安装别人的APP;有订单,司机就会买最好的设备来装你的APP。

  退出补贴烧钱,就意味着被逆转

  在2014年年初接入微信支付后,程维想做一次促销推广。他最初找腾讯要几百万的预算,腾讯回复:你们预算太少,给你几千万元。结果补贴让滴滴打车的成交量暴涨,一个礼拜里补贴已经过亿元。

  数据的暴涨给了竞争对手不小的压力。在我们即将停止补贴的前一天,快的和支付宝也加入战局。形势迅速逆转,滴滴的交易数据开始大幅下滑。我们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是否马上跟进补贴。所有投资人包括我,本能的反应都是极不愿意烧钱的,但是不烧或者迟烧的话,市场份额可能逆转,主动权将拱手让予对方,后续想要再用十倍的代价也未必能追上。很快大家就达成了一致,一定要让腾讯继续参与补贴。接下来的局面大家都很熟悉了。

  握手言和,为面对共同的对手

  必须承认,通过这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打车软件渗透率大幅提升,腾讯和阿里两家的移动支付推动也大大受益。移动支付极大地优化了出租车领域的效率,司机和乘客也都很受益。补贴对于引导和教育市场是绝对有价值的。

  但是,市场出现了变化。是继续火拼,还是握手言和,共同面对其他的竞争者,于是双方开始认真而更有诚意的沟通。最终我们因为共同的对手走到了一起,Uber、易到仍是活跃的竞争者,新的传统租车巨头也会挤进这个领域。移动出行是个非常广泛的领域,“美好出行”的征途才刚刚起步。


钱江晚报 财富 b0004 2015-03-27 钱江晚报2015-03-2700008 2 2015年03月27日 星期五